正文 第8章 讓孩子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2 / 2)

7.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體育是一種人與人直接正麵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需要膽量。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這樣既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活動興趣,也有利於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競爭的對手,而這種尋找,實際上就是一種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孩子的友誼夥伴。

8.為孩子創造一些交往的機會

家長出去串門時,盡可能把孩子帶上。帶著孩子,可以使孩子有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有機會學習一些社交禮儀和規矩,體會到交往的樂趣。也可以邀請其他小夥伴來家裏玩耍、吃飯,鍛煉培養孩子熱情待客的習慣和善待別人的品性。還要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增加孩子的見識。

9.外出旅遊也是一個鍛煉機會

旅遊是一種開放性的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利用節假日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到大自然去,到感覺一新的地方去,讓孩子感受新的環境。在旅遊中,假如家長有意識地要孩子去買車票,聯係住宿,購買遊園門票,那麼,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對象,了解新的交際內容。通過與陌生人打交道,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膽量,提高孩子在新環境的應變心理素質。旅遊結束了,孩子的見識廣了,與人的談資多了,這能給以後的交際增加不少的話題。

10.要教育孩子掌握交往技巧

家長要告訴孩子,應遵守時間,不說假話,嚴守信用;同別人見麵時要說“您好”等,告別時要說“再見”等言語;當詢問別人或請別人幫忙時要說“請”;當做錯事或打擾別人時要說“對不起”、“打擾了”;當別人給了你幫助時要說“謝謝”;當別人進屋或者離開時,你應站起來歡迎或送別;要學會寬容別人、體諒別人的思想感情,並真誠地對待別人等等。要教育孩子掌握這些與人交往的技巧,因為大部分人不願與不會交往技巧的人交往。

相關小故事

獅王與麻雀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荒野裏,一隻獅子王正跟大象鬥得不可開交。

獅王好不容易才把大象殺死,休息了片刻,開始吃它的肉。不料,大象的一根骨頭突然卡住獅王的咽喉,它立刻呼吸困難,暈死了過去。好一會兒功夫,獅王才蘇醒過來。它無力地抬起頭四處張望,見樹上有一隻麻雀正在捉蟲充饑。

獅王開口向麻雀求救:“小麻雀,請你把我喉嚨裏卡著的骨頭取出來吧!我以後找到食物一定會與你分享。”

麻雀聽到獅王的許諾,非常高興,迅速從樹上飛下來,跳進獅王嘴裏。它使出全身力氣,終於啄出了骨頭,救了獅王。

過了幾天,獅王追擊一群野獸,收獲頗豐。麻雀得知獅王有了食物,匆匆飛來,找獅王要些食物充饑。不料,獅王好像把以前的約定和救命之恩全忘記了。它責備麻雀說:“我是獅王,什麼動物都能捕殺來吃,這是司空見慣的事。你這個小麻雀也太傲慢了,以為進我的嘴裏,救我一命,就要我來感激你?”

麻雀反唇相譏:“我雖然是隻小鳥,但也不一定被你殺死。如果你不忘恩情,重視前約,多少也給我些食物的話,我也不會恨你,也不說你的壞話。”

然而,獅王始終不分給麻雀一塊肉,隻顧自己飽食,然後大搖大擺地離去。

麻雀心想:“我救過它一命,反而受到它的輕蔑和嘲笑。如果不出這口怨氣,我死不罷休。”

麻雀下定決心,常常跟隨在獅王的後麵飛。

有一次,獅王又去襲擊野獸來吃,吃飽後,就在樹陰下舒服地睡著了。一直在樹上等候機會的麻雀,撲到獅王額上,用全身之力啄去了它的一個眼珠。

獅王驚醒之後,奮然起立,周圍什麼也沒有,隻聽到一隻麻雀在樹上叫。

獅王向麻雀怒吼起來:“混蛋!你怎敢啄壞我的眼睛?”

麻雀在樹上叫道:“你不報答救命之恩,反而一直仇視我。為出這口惡氣,我啄瞎你一隻眼睛。你自視為森林之王,卻一點也不懂得知恩圖報,我不會跟你再打交道了!”

麻雀說完就拍著翅膀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