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速凍餃子一袋,各種調料適量。
做法
(1)湯煮法:先以油、蔥花、菜葉之類熗熗鍋,再加水燒開,下入餃子煮,出鍋前加點鹽、味精,並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點辣醬什麼的,總之類似北方餛飩的做法。再簡化就是普通煮法:煮熟後連湯盛入湯碗中,加香菜、蝦皮、醋、鹽、味精、辣醬(可增減),即可。連湯食用。
(2)生煎法:平底鍋或底相對較平的炒鍋(代用品,效果不好)加底油,加熱後將餃子(不必化凍)整齊擺放其中,加水,加鍋蓋小火慢煎至熟,其間注意水量別糊了。不可翻動。如在出鍋前澆點和了麵粉的水(注意別用水澱粉)並繼續加熱至水分基本蒸發,餃子底部會出現一層非常誘人的“嘎渣”。
很多人在炒菜時,調味品都是隨手放的。其實,隻要稍微研究一下它們的投放順序,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色香味,還會使更多營養得到保留。正確的順序應為:砂糖、鹽、醋、醬油、味精。因為砂糖的分子比鹽大,依分子大小的先後加入,才不會造成滲透,最後再加入醬油和味精,味道才不會流失。
放調味品是孩子初學做飯時的一個難點,父母可以把一些關於放調味品的知識告訴孩子,這不但會提高孩子做的飯菜的質量,還會提高孩子做飯的興趣和積極性。
油
炒菜時油溫不宜太高,一旦超過180℃,油脂就會發生分解或聚合反應,產生具有強烈刺激性的丙烯醛等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熱鍋涼油”是炒菜的一個訣竅。
先把鍋燒熱,不要等油冒煙了才放菜,八成熟時就將菜入鍋煸炒。此外,有時也可以不燒熱鍋,直接將冷油和食物同時炒,如油炸花生米,這樣炸出來的花生米更鬆脆、香酥,不會外焦內生。用麻油或炒熟的植物油涼拌菜時,可在涼菜拌好後再加油,更清香可口。
鹽
鹽是電解質,有較強的脫水作用,因此,放鹽時間應根據菜肴特點和風味而定。燉肉和炒含水分多的蔬菜時,應在菜熟至八成時放鹽,過早放鹽會導致菜中湯水過多,或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燉爛。
使用不同的油炒菜,放鹽的時間也有區別:用豆油和菜子油炒菜,為了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應在菜快熟時加鹽;用花生油炒菜則最好先放鹽,能提高油溫,並減少油中的黃曲黴素。
醬油
烹調時,高溫久煮會破壞醬油的營養成分,並使其失去鮮味。因此,應在即將出鍋前放醬油。炒肉片時為了使肉鮮嫩,也可將肉片先用澱粉和醬油拌一下再炒,這樣不僅不損失蛋白質,炒出來的肉也更嫩滑。
醋
醋不僅可以祛膻、除腥、解膩、增香,還能保存維生素,促進鈣、磷、鐵等溶解,提高菜肴的營養價值。做菜時放醋的最佳時間在兩頭,即原料入鍋後馬上加醋,或菜肴臨出鍋前加醋。
“炒土豆絲”等菜最好在原料入鍋後加醋,以保護土豆中的維生素,同時軟化蔬菜;而“糖醋排骨”、“蔥爆羊肉”等菜最好加兩次:原料入鍋後加可以祛膻、除腥,臨出鍋前再加一次,可以增香、調味。
教子小故事
孩子第一次做早餐
逸楓獨秀的兒子已經上初中了,他覺得有必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做飯了。逸楓獨秀征詢了兒子的意見,兒子馬上高興地同意了。看樣子,兒子是把這個當成了一種好玩的遊戲了。逸楓獨秀感緊趁熱打鐵,馬上就約好了兒子做這個周六的早餐。
周五的晚上逸楓獨秀就和兒子商量,讓他決定吃什麼,最後兒子決定明天早餐:雞蛋麵條。周六,逸楓獨秀推掉了一切公司瑣碎之事,電話關機,準備好給兒子好好地培訓一下如何做飯。開始做早餐了。做飯先得學控製火候,逸楓獨秀與他說明煤氣的開關操作,特別注意安全與防護的事項等,又仔細講了廚房各種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還有在緊急情況下如何理……
兒子戰戰兢兢地跟著逸楓獨秀的指點,打開了煤氣點著火,將鍋架上後,讓鍋預熱了十秒鍾,倒上油,把打好的雞蛋倒入,用鍋鏟把雞蛋扒散了。在逸楓獨秀看來,兒子做飯的過程實在不敢恭維。在兒子的一陣忙碌過後,他像是體會到了遊戲的意義,手忙腳亂地樂不可之。逸楓獨秀卻是隨時保持著衝上去的準備……
水煮開了,麵條下了進去,逸楓獨秀告訴他麵條如何才是熟了的特征,放多少水放多少鹽等……最後,兩碗麵條終於被兒子成功地拿到了逸楓獨秀的麵前。
逸楓獨秀心裏早做好一種準備:哪怕是再難吃也得有吞下去的豪氣。他硬著頭皮吃了第一口。很棒!鹹淡合適!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兒子大概從爸爸的眼裏看到了鼓勵的眼神,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