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心經
孩子單獨睡覺有利於培養他的獨立性,也比較衛生,有利於孩子的健康。孩子睡覺前也是成人與孩子交流的好時機,家長這個時候與孩子的親情互動,容易讓孩子體驗到父母對他的愛。早上,孩子不肯起床去上學怎麼辦?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上學是他自己的事,媽媽爸爸沒有義務替他“包辦”一切。學生就應該按時起床,準時上學,根本不能遲到。
陪伴孩子睡眠不僅不符合睡眠的衛生要求,而且會造成孩子依戀的睡覺習慣,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良好的睡眠習慣是孩子睡眠的重要保證,必須從小培養。孩子必須和大人一塊睡,或者離開大人就睡不安穩的習慣,其實是大人的原因。從現在開始,你應該養成孩子獨睡的習慣。
王女士的兒子6歲,一直和王女士睡,又要摟著脖子,又要夾著腿,王女士一離開,他就睡不穩,王女士很著急。王女士也認識到應該讓他改變現狀,培養獨立的意識。在這一年中王女士多次試圖讓他自己睡小床。本來想借搬新家,他有一間裝修得蠻漂亮的房間的機會,一次到位,讓他自己單獨住一個房間,但沒成功。後來隻能退一步,把兒子的床放在大人的床旁邊。每次說服他躺下,他都會顯得情緒低落,都能看到他充滿委屈的眼神,並且幾乎都會在半夜又爬上大床,同時又造成了他每晚臨睡前不願上床的習慣。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孩子和成人同床睡慣了,一下子讓他單獨睡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你可以把他的小床放在大床的旁邊(盡量讓孩子自己挑選小床),讓他睜開眼睛就能看到你,避免產生不安全感。漸漸地他就會適應了。父母可以置小床於緊挨著大床的地方,使孩子感覺如在一張床上。在他躺下後,你在他旁邊也躺下(你在大床上),拉著他的手,或手碰著他的被子,讓他感覺到父母就在他身邊,使孩子有個過渡,以後再漸漸分離開來。
此外,你還可以做一些輔助工作:
給孩子買一個棉布小動物,或者把他自己喜愛的一個小枕頭給他。讓孩子可以借著擁抱自己的這些安慰物安然進入夢鄉。不久之後,你就會發現,即使你不在孩子的身邊,他也能安靜地睡覺了。
如果孩子獨自睡著,卻在夜裏啼哭了,你應該趕快到他的身邊。當你排除掉他哭泣的原因是由於生病時,就不需要把他抱起來安慰,而是俯下身輕輕地拍拍他就可以了。因為,孩子在學習所有的新技巧,包括學習獨睡時必須自己麵對出現的情緒挫折,否則這次嚐試獨睡的過程將半途而廢。
隻要孩子有需要,爸爸媽媽仍要立即去他的房間。對於6歲以上的小孩,要讓他們感覺到,即使在夜裏,隻要他有需要,爸爸媽媽仍會立即去他的房間。有時候,孩子因為做噩夢被嚇醒,由於害怕而不能繼續入睡,最好由父母中的一方去孩子的房間陪孩子,而不要把孩子帶到父母的床上,以免就此養成壞習慣。
有目的地帶孩子去能獨立睡覺的小朋友家串門,給他介紹一個學習的榜樣。家長可以當著自己孩子的麵,詢問別人的孩子跟誰睡,並做出驚喜的樣子說:“你真行!一個人睡一個房間,好勇敢獨立啊。”再帶著孩子參觀一下小房間和小床,讚美幾句小床柔軟、房間漂亮。這時候,孩子會因為羨慕而產生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床的願望,並且希望在小朋友麵前,也表現一下自己長大了。這個方式,能讓孩子從容地接受成人的建議。
給孩子鼓勵。如果孩子第一次成功地在夜裏獨睡,父母可以給他一個小獎勵作為鼓勵。
如果孩子在夜裏重新摸到父母的床上,不要責備孩子。如果孩子在夜裏重新摸到父母的床上,不要因為驚訝而高聲叫喊。要平靜地把孩子帶回他自己的房間,幫他蓋上被子,陪他一會兒,並告訴他,爸爸媽媽一直在,所以他是很安全的。
讓孩子有決定權。在替孩子選購床單枕頭等臥室用品的時候,盡量讓孩子自己選擇他喜歡的款式和花色,同時,還應該讓孩子自己決定如何布置他的房間。孩子學會和掌握生活能力的本領是在一點一點增加的,媽媽不能因為自己習慣了已有的方式或者為了自己方便而忽視孩子的這個需要,要及時地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最合理、合適的幫助。孩子掌握一個“本領”需要反複多次,這是他的特性。在阿龍獨自睡西屋的過程中,同樣反映出這個特性。他自己會選擇什麼時候睡西屋,什麼時候睡東屋,隻是需要媽媽經常提醒他去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媽媽發現,當孩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感覺勞累的時候,或者心裏不愉快的時候,往往選擇睡東屋。選擇睡西屋總是他精神好、情緒佳、最有自信的時刻。當他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正是最需要媽媽關愛的時候,這個時候,媽媽就應該義不容辭地提供給他幫助;當他能夠自己麵對生活的時候,媽媽也應該毫不猶豫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這個思想在教子的其他方麵也是適用的。
此外,專家特別提醒父母,在白天孩子犯錯誤時,不要把他關在自己的房間裏作為懲罰,否則,孩子會很容易討厭獨處於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