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計劃(1 / 2)

教子心經

協助孩子安排好學習計劃後,父母要扮演從旁協助的指導者,而非完成計劃的主導者,一切以孩子的自身能力和步調來決定計劃的進度。父母要做的隻是把所處周圍的環境布置成適合推動孩子學習計劃的空間。

一天有24小時的時間,但這24小時會根據你能否有效地利用而變長或縮短。沒有計劃而虛度光陰的人,可能會覺得時間非常短暫,稍縱即逝;相反,對一些計劃周密、善於利用時間的人來說,時間卻是取之不盡的。24小時積累成為一天,30天積累成為一個月,12個月積累成為一年。這樣年複一年的積累,就是一個人的一生。因此,時間能左右一個人的一生。

時間不斷地流逝,可是人們都常在需要時間的時候,才發現時間所剩不多。所以,在平時,我們要學珍惜時間。其中,做好計劃是珍惜時間的最好的方法。古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是說,凡事都要有個計劃才能做事成功,學習當然也概莫能外。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並不是很明確,對於學習時間很多孩子都無法把握,所以讓孩子自己製定學習計劃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父母怎樣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計劃,或者說怎樣指導孩子安排學習計劃呢?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製訂可行的計劃

學習計劃要求不宜過高,因為要求過高不僅難以執行,而且容易引起心裏沒數和自卑感。有的孩子雖然訂了學習計劃但沒有執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一是計劃訂得過於理想;二是本人缺乏執行的毅力;三是周圍條件不允許。當然,無論屬於哪種情況,都可以依靠他本人的努力和父母的協助而加以解決。在製訂計劃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為,不能製訂超出自己能力的計劃,否則會有挫折感。

2.考慮全部生活的平衡

製訂學習計劃不能隻考慮學習而不顧其他。其實,學習隻是一天生活中的一個方麵,其他活動對學習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製訂學習計劃時,必須全麵考慮。既要使學習在一天中占首位,又要使學習同其他活動協調起來。換言之,在一天的作息時間表裏既要有吃飯、睡眠、上課、課外活動的時間,也要有休息、娛樂的閑暇時間,還要留出同同學、朋友、家人聊天、看電視等時間。總之,一天的活動要多樣化,各種活動都應該適時且協調地進行。有規律而充實的生活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本條件。

3.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計劃不應絕對不變,根據實際情況和執行計劃中的體會應允許有些變動。例如,某天孩子因參加運動會覺得身體非常疲倦,那就應該及時改變計劃早早休息。如果單純為了執行計劃,硬要孩子一邊打盹兒一邊堅持在規定的時間裏學習,或是不做完十道題就不睡覺,那就無異於削足適履了。

學習計劃既要有靈活性,又必須以基本不變為原則,這樣才有利於養成良好的習慣。倘若把什麼情況都看成是例外,隨便變更計劃,就難以養成好習慣。所以,在一開始製訂計劃時就要考慮留有餘地,計劃一旦訂好之後,就盡可能不要變動。堅持這一原則十分重要。

4.要有具體的學習目標

這個目標要根據孩子自己學習的目標、以往的學習情況、學科進度、喜惡學科等情況來決定。

計劃要適合孩子個人的能力和特點,不要從個人的喜惡出發,更不要照抄別人的計劃,必須考慮自己孩子的體力、智力、學力、性格、誌趣等是否與實現學習目的和采用的方法相適應。此外,還要注意家庭環境、經濟狀況、近鄰關係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