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讓孩子試著去寬容別人(3 / 3)

但寬容不是無端的退讓,不是怯懦的容忍,不是無原則的和稀泥。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態,是一種處世的境界,是飽含自信的微笑,是麵對他人的從容。

5.教孩子樹立平等的觀念

人與人之間有差異、觀念與觀念之間有衝突,這本是常事。問題是不能唯我獨尊、一切以“我”為標準,而要尊重不同的信念、價值觀,尊重他人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這種尊重,是寬容的必然內涵。

6.教育孩子正確看待名利

孩子有上進心,也有虛榮心。要保護並充分用好孩子的上進心,促使其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在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中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但是也要防止孩子過分看重外在的榮譽。寬容與虛榮是一對矛盾,虛榮心多了,必定心態不平衡,與人爭不必要的虛名,時時爭、處處拚,最後不一定是好事。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看待名譽、將來正確看待金錢,這確實是培養寬容心態的重要方麵。

7.幫助孩子開闊視野

所謂寬容,歸根到底是對不同於自身甚至與自身觀念、利益相衝突事物的寬容。要讓孩子充分了解世界的豐富多樣性、紛繁複雜性,了解除我們的生活狀態外,還有多少種不同的活法。讓孩子明白多元性、複雜性是世界的常態,幫助他接受、融入這世界,而不是固守自己的小天地。這就有了一個最基本的寬容的基礎。

父母可以帶孩子遊曆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河流、秀麗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靈,開闊孩子的視野和胸襟。

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別人是怎樣做到寬容的。

相關小故事

戰友的寬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激戰後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係。這兩名戰士來自同一個小鎮。

兩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安慰。十多天過去了,仍未與部隊聯係上。這一天,他們打死了一隻鹿,依靠鹿肉又艱難度過了幾天。可也許是戰爭使動物四散奔逃或被殺光,這以後他們再也沒看過任何動物。他們僅剩下的一點鹿肉,背在年輕戰士的身上。這一天,他們在森林中又一次與敵人相遇,經過再一次激戰,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自以為已經安全時,隻聽一聲槍響,走在前麵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虧傷在肩膀上!後麵的士兵惶恐地跑了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並趕快把自己的襯衣撕下包紮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士兵一直念叨著母親的名字,兩眼直勾勾地。他們都以為他都熬不過這一關了,盡管饑餓難忍,可他們誰都沒動身邊的鹿肉。天知道,他們是怎麼過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隊救出了他們。

事隔30年後,那個受傷的戰士安德森說:“我知道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當時在他抱住我時,我碰到他發熱的槍管。我怎麼也不明白,他為什麼對我開槍?但當晚我就寬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為了他的母親而活下來。此後30年,假裝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不提及。戰爭太殘酷了,他母親還是沒有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幾十年的朋友,我寬容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