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境中成長的孩子,磨難可能成為他們的致命傷;而在逆境中長大的孩子,磨難卻成了人生道路上一筆可觀的財富。因此,父母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的孩子設一些障礙,讓他獨立克服障礙、跨越障礙,以此鍛煉孩子麵對困難而堅持不懈的毅力。父母可以在旁邊關注,必要時要適當給予幫助。
在困境中堅持不懈是逆商(AQ)的精華所在。這種堅持的力量是一種即使麵臨失敗、挫折仍然繼續努力的能力。我們常常能夠觀察到,正確對待逆境的銷售人員、軍人、學生和運動員能從失敗中恢複並繼續堅持前進,而當遇到逆境時不能正確對待的人(低AQ者)則常常會輕易放棄。
意誌力堅強的人懂得培養自己的恒心和毅力,並將它變成一種習慣,無論遭受多少挫折,仍堅持朝成功的頂端邁進,直至抵達為止。
經得起考驗的高AQ者常常以其恒心耐力獲酬甚豐。作為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補償,不論他們所追求的是什麼目的,都能如願以償。他們還將得到比物質報酬更重要的經驗:“每一次失敗都伴隨著一顆同等利益的成功種子。”
英國首相丘吉爾不僅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一個著名的演講家,十分推崇麵對逆境堅持不懈的精神。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演講是在一所大學的結業典禮上,演講的全過程大概持續了20分鍾,但是在那20分鍾內,他隻講了兩句話,而且都是相同的: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這場演講是成功學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丘吉爾用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沒有什麼秘訣可言,如果真是有的話,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3.培養孩子的耐心
有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正說明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心理學上,耐心屬於意誌品質的一個方麵,即耐力。它與意誌品質的其他方麵,如主動性、自製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關係。
齊白石是中國近代畫壇的一代宗師。他不僅擅長書畫,還對篆刻有極高的造詣。但他也並非天生具備這門藝術,他也是經過非常刻苦的磨煉和不懈的努力,才把篆刻藝術練就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的。
年輕時候的齊白石就特別喜愛篆刻,但他總是對自己的篆刻技術不滿意。他向一位老篆刻藝人虛心求教,老篆刻家對他說:“你去挑一擔礎石回家,要刻了磨,磨了刻,等到這一擔石頭都變成了泥漿,那時你的印就刻好了。”
於是,齊白石就按照老篆刻師的意思做了。他挑了一擔礎石來,一邊刻,一邊磨,一邊拿古代篆刻藝術品來對照琢磨,就這樣一直夜以繼日地刻著。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不知起了多少個血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礎石越來越少,而地上淤積的泥漿卻越來越厚。最後,一擔礎石終於統統都被“化石為泥”了。
這堅硬的礎石不僅磨礪了齊白石的意誌,而篆刻藝術也在磨煉中不斷長進。他刻的印雄健、洗練,獨樹一幟。漸漸地,他的篆刻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莎莉去應聘一家外貿公司經理秘書。但是,公司卻給她安排了一個行政部文員的職位。莎莉想了一下,覺得隻要自己耐心做好文員的工作,一樣很好。於是,她就答應了。
莎莉的工作是負責接待客人和複印、打印等瑣事。同事們總是把一些需要複印和打印的文件一股腦兒堆在莎莉的桌子上,然後告訴她哪些需要複印,哪些需要打印,每種各需要多少份。莎莉總是耐心地記錄著各種要求,然後仔細地做。
有好幾次,莎莉的認真檢查避免了公司的損失。因此,莎莉真的被提拔為經理秘書了。莎莉是這樣對朋友說的:“工作雖然簡單,但是隻要有超凡的耐心和細心,就會取得成功。”
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的父親為了讓童第周從小就明白耐心的重要性,讓他能夠執著地學習和做事,特意給他題了“滴水穿石”的條幅,告誡童第周世界上沒有穿不透的頑石,隻有沒有耐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