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縣長當即拍板,說:“中!”

淮河灣要建大型造紙廠的消息傳出以後,全縣下下,群情振奮。不少人都在托關係、找門路,準備到造紙廠去當工人。尤其是媒體接二連三的報道以後,各地大中專畢業生都紛紛來信來涵,索要黃華造紙廠的簡介。

淮河縣為完成廠房的基建工程,以及地麵所需的儲水池、攪槳池、發酵池等,動員全體機關幹部,星期天、節假日一律不許休息,到廠區去參義務挖溝、抬泥,並號召全縣人民要為振興淮河經濟獻計獻策。

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一座占地30多畝的黃華造紙廠,初具規模,從地麵“三通”,到廠房建設,以及造紙所需的八、九個發酵池全都建好了。

這期間,杜縣長作為黃華造紙廠土建工程的總負責人,幾乎是吃住在工地上,尤其是賈逸明在上海發涵,要在三個月內進設備時,杜縣長向參加造紙廠建設的全體人員提出“大幹一百天,建造大紙廠”的動員口號。

市裏分管工業的領導,聽說淮河縣招來台商,三天兩頭,就有小轎車開到淮河灣來。風風火火熱鬧的時候,杜縣長的手機裏,每天都回響著有關黃華造紙廠的喜訊!一會兒是上海方麵告訴他,機器已經買到手啦,問他杜縣長是不是到上海方麵去考查一下?一會兒是那個風姿迷人的蔡小姐,告訴他杜縣長,不要太勞累,還嗲聲嗲氣地邀請他杜縣長到上海玩哩。

杜縣長一門心思的撲到基地建設上,他哪有那個閑情雅興去遊山玩水,他在廠房即將竣工的時候,通知對方可以來看一看,是否可以考慮提前把設備發過來。

賈逸明接到電話後,特派蔡小姐從上海飛來,杜縣長領著蔡小姐就廠區的規劃、廠房中主機的安裝,攪槳池的大小,以及工人的食堂、休息的地方,都一一作了參觀。蔡小姐很高興,坐在杜縣長的轎車上,就撥通了賈逸明的手機,讓他盡快把設備發過來。

賈逸明給她回話時,蔡小姐聽到他手裏有女孩子的嬉笑聲,蔡小姐惱了!當即跟他大吵起來:“你是不是又被女孩子纏住嘍!”說這話的時候,蔡小姐憤憤然地關掉手機,轉過臉來,兩眼淚汪汪的跟杜縣長說,這個賈逸明,就這一點不好!看上漂亮的女孩子,就想泡人家。

杜縣長沒去過問他們之間的事,他鼓動蔡小姐繼續跟對方聯係,讓他爭取早一點把機器發過來。蔡小姐再次拔通賈逸明手機時,賈逸明告訴她,七個集裝箱,已經準備就續,讓蔡小姐暫時住在淮河縣準備接貨。

聽到這個消息,杜縣長頓時喜上眉梢!

當晚,杜縣長在淮河大飯店再次宴請蔡小姐時,表現得異常高興!他要了貴州“茅苔”和法國的“XO”,點了淮河大鯉魚和黃海特種大龍蝦,以及台灣的雪裏紅,香港的老甘菜等,看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蔡小姐也頻頻舉杯,一連跟杜縣長喝了八杯“茅苔”,又讓服務員把“XO”打開了。

後來,蔡小姐提出想唱唱歌時,杜縣長陪她來到七樓舞廳包廂。那時間,蔡小姐似乎有點醉了,潔白的小手直往杜縣長的大腿上拍。杜縣長也忘乎所以了,趁點酒勁兒,來回去握蔡小姐那軟軟的小手。

蔡小姐可能是真醉了,她在罵賈逸明時,咬住杜縣長的耳根說:“賈逸明個狗東西不喜歡我,你杜縣長可不能趕我走喲!”,說這話的時候,蔡小姐把懷裏的皮包放到一旁的茶幾上,小鳥依人般得與杜縣長挨得更近了……

7輛加長的日本“三菱”越野車,拉來七個紅紅綠綠的集裝箱,一溜兒停在黃華造紙廠的院內,杜縣長和蔡小姐坐著小車趕到現場時,七個駕駛員統一口徑,不付運費,不許卸車。

蔡小姐掏出手機要到賈逸明,問他運費的事到底付沒付?賈逸明電話中說他也忙暈了頭了,可能是沒付給人家,讓杜縣長先給墊付上,待他後麵帶安裝工來一起算賬。

杜縣長一看,那麼多機器都運來了,還在乎點運費嗎,一個電話要到縣工業公司,讓他們總經理帶兩萬塊錢現金,立馬趕到黃華造紙廠。

各種烘幹機、攪拌機、壓紙機卸下來以後,7輛越野車帶著空的集裝箱離去了。上海方麵很快也趕來了安裝工人,晝夜加班,不到一個禮拜,就把整個設備安裝到位。

正式投產的當天,滿院子彩旗飄揚,鑼鼓隊、秧歌隊,還有附近小學的師生全都列隊站在造紙廠的大門口兩側,歡迎著各路來賓。廠區裏麵的發酵池、稻草垛上,到處都披紅掛彩。

上午9點整,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響起,杜縣長和縣大人、政協的幾個老頭,親自為造紙廠舉行了剪彩儀式。

中午,名譽上由賈逸明出麵,代表台灣的淮河老人——黃華老先生,在淮河大飯店,設宴招待了前來讚助的各兄弟單位,以及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們。

其實,暗箱操作的是蔡小姐從杜縣長那兒借來20萬元,作為造紙廠的啟動資金。台灣方麵先期彙來的40萬美金,全都讓賈逸明砸在7個集裝箱的機器上了。

據說,那個台灣的淮河老人,在首期40萬美元彙到大陸後,遭到兒女們的堅決反對。目前,老人正在做家裏人的思想工作,爭取早一天把後麵的資金寄過來。

可已經被媒體吹出去的黃華造紙廠,總不能因為資金沒有到位,而半路擱淺吧?杜縣長作為主抓造紙廠的淮河縣方麵的領導,更知道把香粉抹到臉上去。

黃華造紙廠是他杜紀奎擔任淮河縣常務副縣長的臉麵工程,也是他新官上任三把火所燃起的第一把火,他能讓他中途熄滅嗎!他在為撮成造紙廠如期開業上,真是傷透了腦筋,自作主張,悄悄從職工住房公積金中撥出20萬來,總算促成了黃華造紙廠如期開業。

看到一堆堆稻草,加工成一張張紙箱板,杜縣長的心裏確實也高興了幾天!然而,杜縣長的笑聲還沒有傳出,麻煩事又來了——

淮河灣沿河村裏的一百多口子老老少少,吵吵鬧鬧的來縣政府大院集體上訪。說造紙廠排出的汙水,流到老百姓的農田裏去了,造成大片的莊稼死亡。

問題推到杜紀奎縣長那兒,杜縣長一個電話打到造紙廠,氣狠狠地訓斥那個賈逸明:“你趕快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賈逸明趕到杜縣長辦公室的時候,沿河村上訪的村民都還沒走,那些鄉下來的老頭、老奶奶,還有一幫奶著孩子的婆娘,有坐在大院的花壇邊上的,有躺在車庫旁邊的樹底下的,好像是在擋住小車不讓出行,大有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意圖。看到那個賈逸明走進縣委大院來,一個個都瞪大眼睛盯著,有幾個年輕小夥子,還摩拳擦掌的想上去揍他哩!幸虧大門口的保安一路保駕護航,把他直接送到杜縣長辦公室。

這時間,上訪的群眾中也派來三個代表。老百姓的態度是,損害莊稼要賠!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坐在杜縣長辦公室的沙發上,不停地搗著手裏的拐棍,口中念念有詞的說:“毛主席說損害莊稼要賠,你們就得賠!”

杜縣長知道民以食為天,若真是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就得照價賠償。否則,別說他們能把你造紙廠的大門給堵上,就連縣政府的大門,他們就敢躺倒不走了。看你進出的車輛,能從他們身上壓過去不成?

杜縣長跟在場的群眾,還有前來參加協調的環保、以及鄉村兩級幹部們說:“群眾的損失,按實際情況賠償;造紙的立即投入汙水淨化設備,否則,不準開機生產。”

這個決策,原本是合情合理的,可下邊執行起來,就亂了套了!尤其是沿河村裏的老百姓,一聽說台灣老板要賠償老姓的損失,根本沒受汙染的莊稼,也說是不能吃了。有的村民,連夜插足上幾棵小樹苗,愣說10年後要長成參天大樹,讓負責估算的幹部,按小樹苗10年以後的長勢論價格!

更有離譜的是,村裏有個田寡婦,趕在那幾天為兒子辦喜事,聽說台灣老板要來賠償群眾損失,竟然把放了血的一頭大肥豬,說是吃了受汙染的青菜中毒而死,哭著鬧著要賠償!

一時間,村裏的老百姓把黃華造紙廠當成一塊大肥肉,誰都想抓到手裏咬一口。

賈逸明好不容易從杜縣長那兒弄來20萬元啟動資金,一家夥被村裏的老百姓給折騰去六萬多。

這期間,環保部門還跟在屁股後麵要罰款,是那個蔡小姐親自找到杜縣長,好說歹說,總算把事情給擺平了。

但是,汙水淨化設備還是要跟上,那是需要一筆相當客觀的資金的。

杜縣長一再強調,讓賈逸明與台灣方麵聯係,立即想辦法把後麵的資金彙過來,可台灣方麵遲遲沒有動靜。

杜縣長很著急,賈逸明也很著急。尤其是賈逸明連發過去三封信,都沒有得到對方回信後,他建議杜縣長以淮河縣人民政府的名譽,給黃華老人的兒女們發一封信,力爭取得多方麵的支持和理解,盡快把以黃華老人命名的造紙廠資金彙到大陸來。

還好,這一招真起到作用了,黃華老人的大兒子代表全家來信了。但信的內容令人大失所望!

黃華老人的大兒子告訴賈逸明和淮河縣的領導,說黃華老人就大陸投資一事,和兒女鬧翻後,大傷腦筋!眼下,正臥病在床,希望大陸方麵,再不要讓老人雪上加霜,提什麼投資辦廠的事。

這消息,無論是對賈逸明,還是淮河縣的領導,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一個以黃華老人命名的造紙廠,就這樣中途擱淺了?這顯然是不妥的。可不擱淺,又該怎麼生產呢?修排汙設備要錢,正常生產需要流動資金。就在這進退兩難的時候,造紙廠的訂單,又如同雪片一樣紛紛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