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怎麼辦?(1 / 1)

我的女兒3歲了,已經上幼兒園,但老師說很少看到她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有時,老師要小朋友們一起出教室散步,她就哭,不願意去。我家附近小區裏也有很多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孩,可她也從來不和他們玩,看到別的小孩過來她就繞著走開,人家如果騎她的車,她也不敢出聲,也不敢去搶,隻有嘴一撇開哭,我已經說服教育了無數次,可一點效果都沒有。我真的很擔心,以後這孩子會不會性格孤僻。我很著急,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孤僻或脾氣不好,不喜歡跟人分享,不喜歡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人際關係不和諧,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時,做父母的要幫助孩子克服這個缺點,家長首先要與孩子談一談,先了解一下孩子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玩的原因是什麼,了解到了不合群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就會更容易解決問題了。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平時給孩子多安排參與群體活動的機會,鼓勵他享受群體活動的樂趣。

順勢引導法:當孩子不肯和其他小朋友一塊玩時……

媽媽:點點,為什麼不與其他小朋友一塊玩啊?

點點:他們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和他們玩。

媽媽:你怎麼知道小朋友們不喜歡你?

點點:因為他們都不喜歡玩玩具車。

媽媽:原來是這樣啊,但你不跟他們玩,又怎麼知道他們不喜歡玩具車呢?媽媽知道住在我們家隔壁的小小,他就很喜歡玩玩具車的,你猜是小小的玩具車漂亮還是你的玩具車漂亮?

點點:不知道。

媽媽:不如我們明天邀請小小來我們家玩玩具車,到時候也請他帶著他的玩具車一起來,好不好?

點點:好。

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人際關係難免不好。父母不要勉強孩子參加群體活動,先找出孩子的喜好,利用他感興趣的事物,為他製造機會,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鍛煉,一起玩遊戲,以培養孩子熱愛群體生活。

此外,父母要為孩子提供接觸各種人的機會,讓他學習人際關係技巧,例如利用適當的場合,鼓勵孩子多發言,為客人唱歌、跳舞等,這樣就可以慢慢地改善孩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

要培養孩子合群,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這主要表現在全家人和睦相處上,大人關心小孩,子女關心長輩,切忌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圍著孩子轉,讓孩子淩駕於父母之上。同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隨意訓斥、打罵,要讓孩子在互敬互愛的家庭氣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家長還應該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從小生活在同齡人的群體中,孩子們會逐步學會怎麼生活,怎麼相處,怎麼玩耍。有許多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會在集體生活中“吃虧”,便要求孩子自顧自,不要與其他小朋友來往,這樣做表麵上似乎是愛孩子,實際上,使孩子無法得到群體生活的鍛煉,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對於愛搗亂,愛逞能,愛惹是生非的孩子,家長要教育他:“你這樣下去,沒有一個小朋友會和你一起玩了,老師也不會喜歡你的。”在幼兒園,老師應利用孩子的“從眾心理”,使他看到整個班級是團結的、守紀律的,搗亂、逞能是不受歡迎的,孩子慢慢就會同化於集體之中。

總之,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於求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慣於與人合作、能適應社會的人。

從小生活在同齡人的群體中,孩子們會逐步學會怎麼生活,怎麼相處,怎麼玩耍。有許多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會在集體生活中“吃虧”,便要求孩子自顧自,不要與其他小朋友來往,這樣做表麵上似乎是愛孩子,實際上,使孩子無法得到群體生活的鍛煉,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