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應以清火為主,飲料是寶寶最為喜愛的佳品,可以用炒焦的大麥煎湯代茶,用蓮心、竹葉心泡茶飲用,烏梅汁的生津止渴作用較強,但感冒患兒不宜飲用。綠豆的營養成分很豐富,蛋白質、鈣、維生素的含量都很高,最適合消暑解渴,綠豆與薄荷同煮,對暑日感冒可起預防和初期治療作用;綠豆與百合同煮,可治寶寶暑日幹咳、久咳,若寶寶感冒發熱出汗,可給予雙花飲或用西瓜皮、金銀花,蘆根各等量煎煮頻飲,清暑利尿退熱。
夏天蔬菜瓜果紛紛上市,應給寶寶吃一些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絲瓜、冬瓜、黃瓜可以清熱利尿,苦瓜、番茄、黃花菜、馬齒莧、莧菜等對多種細菌和真菌有明顯的抑製和滅活作用,均可涼拌生食,保存其有效成分。
秋天,氣候忽冷忽熱,寶寶很難適應這種急劇變化的氣候環境,以致常患傷風感冒,如能注重飲食防治,則可增加機體抵抗力,防止疾病的發生。
一般來講,發生於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在發病過程中均可出現幹燥的症狀,在飲食調養方麵,應該有針對性地少吃或不吃辛辣的食品,以清淡甘潤生津的食物為主。如將荸薺洗淨搗成碎末,絞汁後混人生豆漿250毫升中共同煮沸,加糖後展起飲用,有很強的潤煤補虛功能;也可用適量鮮藕和糖米熬成稀粥,早晚餐服食,既能健脾胃,又能生津液。或用生梨1個,洗淨去心,放少量冰糖,隔水燉熟,吃梨和汁,或用適量蓮心和銀耳,加水煮至爛熟,放入冰糖或砂糖。都可經常服用,能滋陰潤燥。
如在秋季感染呼吸道疾病,出現發熱,頭痛,鼻燥咽幹,口渴的症狀,可用生梨1個,荸薺10個,鮮蘆根10克和鮮藕50克,一並擠汁,供患兒飲服,有養陰生津退熱的功能。也可用百合、大米各30克煮成稀粥,或用百合30克加蜂蜜煮熟作成點心服食可治療燥咳幹,心中煩熱。
冬天,冷空氣的持續刺激,對人的呼吸道是極大的考驗,尤其對寶寶來講,冬天也是一年中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最高的季節。易於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寶寶,在入冬前就應開始食補。每天可用鵪鶉蛋兩枚喘去殼打散,沸水衝沏,加適量冰糖飲服,可連服3個月,對預防哮有一定療效。還有報道講,長期服用蘿卜煮雞蛋對預防咳喘複發有較好療效,具體做法是:紅蘿卜1000克,去頭尾洗淨,用無油潔淨的刀將蘿卜切成3毫米左右厚的薄片,以串成串,晾幹後收藏,每次取蘿卜3片,雞蛋1個,綠豆一小撮,共入鍋中,加入煮30分鍾,至豆爛熟止,服時剝去蛋皮,連同蘿卜、綠豆及湯一起吃下,每日1次,連續30天。另外,白菜湯、芹菜湯有清熱化痰的功效。
感冒飲食宜忌
感冒又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傷風”,是寶寶時期最常見的疾病。
感冒寶寶應注意多飲水,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流質軟食為宜,如菜湯、稀粥、麵湯、蛋湯、牛奶等。還以多吃一些鴨梨、橘子、廣柑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的感冒患兒沒有食欲,可暫減食入量,以免引起積食。飲食既要有充足的營養,又要能增進食欲,可給白米粥、小米粥,配合甜醬菜、榨菜、豆腐乳等,也可吃些肉鬆,總之以清淡爽口為宜。還可給患兒喝些酸果湯汁,如山楂汁、紅棗湯及鮮廣柑汁等,能增進食欲。如果退熱時有食欲,可以給半流質飲食,如麵片湯、餛飩、菜泥粥、清雞湯掛麵等,但不能一下子吃得過多,可少量多次。中醫認為受邪不宜補,因此感冒患兒應少吃葷腥食物,特別忌服滋補性食品。
慢性咽炎的食療方法
慢性咽炎主要症狀是咽部幹癢、疼痛、聲音嘶啞或有異物感,幹咳氣短,痰少且稠,可以選下麵烹調方法烹食下列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