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老師的話:
節奏鮮明、短小活潑的樂曲可以幫助寶寶隨音樂拍手、跺腳、點頭、彎腰等,在遊戲中逐步的滲入踏腳、走步等動作,感受音樂節奏的快樂,發展寶寶手腳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優美性。材料準備:
手鈴
音樂
洋娃娃和玩具小熊
活動過程:
開心總動員:
老師帶動寶寶和家長一起唱《歡迎歌》。
“小寶寶,上午好!”和旁邊的寶寶招手。
快樂大泡泡:
教師引導家長抱著寶寶,隨著輕柔的音樂,沿著線走,熟悉活動室的環境,進入活動狀態,穩定寶寶的情緒。
(音樂選自《嬰幼兒早期音樂啟蒙教育》一書中F 盤 《搖搖小娃娃》)
小小運動員:瑞典狂想曲
具體操作參見活動5 小鬆鼠的快樂一天。
複習活動:母鴨帶小鴨
情景表演:請家長引導寶寶隨音樂一起做相應的動作。
歡樂蹦蹦跳: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故事欣賞:
教師出示洋娃娃,說:“寶寶們,你們認識她嗎? 對了, 她是洋娃娃,那你們知道洋娃娃的好朋友是誰嗎?今天,我也請來了洋娃娃的好朋友,你們看!”
教師出示小熊,講故事。
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今天過節,洋娃娃請來了它的好朋友小熊來家裏做客。洋娃娃準備了豐盛的晚餐,香香的蘿卜、甜甜的蜂蜜,小熊和洋娃娃真開心呀!它們高興地跳起舞。
兒歌欣賞:
教師用洋娃娃和玩具小熊邊操作邊說。
兒歌: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啊跳啊,一二一,
他們在跳圓圈舞啊,跳啊跳啊,一二一,
小熊小熊點點頭啊,點點頭啊,一二一,
小洋娃娃笑起來啊,笑起來啊,一二一!
教師操作玩具,並請家長引導寶寶來說說兒歌。
音樂欣賞:“寶寶們,你們聽,他們開始跳舞啦!”
播放音樂,欣賞第一遍,大家一起拍手。
欣賞第二遍,請家長引導寶寶邊唱邊拍手。
(音樂可以從網絡上搜索到)
樂器表演:
教師向寶寶介紹“手鈴”,並請家長引導寶寶來拿手鈴和老師隨歌曲做動作。
握拳準備—搖手腕(第一句)—搖手腕畫圈(第二句)—壓腕(第三句)—雙手在臉兩邊轉腕(第四句)。
情景表演:
請家長引導寶寶拉手,兩位老師拉手,大家一起隨音樂來跳舞,可以先請寶寶來做小熊。
拉手點頭準備(過門)—拉手轉圈(第一、二句)—拉手點頭(第三句)—單指指雙臉頰(第四句)—拉手左右轉、拉手踮腳舉高、拉手蹲下、拉手遠離彼此身體、拉手貼近彼此身體(過門)—重複。
大家說Goodbye:
教師引導家長與寶寶一起拍手
唱《再見歌》。
最後教師與寶寶相互擁抱,引導寶寶之間相互擁抱。
教您一招:
在家,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這個遊戲訓練寶寶的聽力和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