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宦臣逢邊將(1 / 2)

小太監複又心想,這個位置不錯,院大牆高,屋宇宏偉,離海邊又近,不如把這處宅第占了,省得到處找地方。正躊躇間,又有小兵來報:

“大帥不好,那個叫杜水生的乘亂跑了,並有官軍圍住院子,命令我們立即投降,否則殺進來一個不留。”

小太監怒道:“地麵不幹淨,出了這麼一夥惡賊,我們替他們清剿了,他們反來找我們的麻煩。”自言罷小太監又問,“來了多少人馬?”

“大約兩千多人。”

難就難在小太監這次出兵是秘密行動,事前並未通知各州府衙門,事後也不能讓這支神秘的部隊走露半點風聲。這裏打得熱火朝天,官軍地方部隊不可能坐視不管,最後小太監的“迎親隊伍”終將要被暴露在世人麵前。

小太監召集胡三、華世雄倆人前來商議。胡三心生一計,道:

“須如此如此。”他俯在小太監的脖子上耳語了一番。

小太監問道:“哪個出戰合適?”

胡三低頭沉吟片刻,開口言道:“按理說大哥你最合適,就怕這位帶兵的頭兒認識你,怕引出麻煩。朱林宗出手太狠,要死的容易要活口難。此處武功最高的就數尹天雪嫂嫂了,不過她也是個狠角兒,生擒活捉的本事不行。不如先讓天雪兒嫂嫂和那位官軍頭兒抵擋幾個回合,然後再派天山雪兒嫂嫂撒繩子拿人。”

小太監道:“如此最好,那就快布置行動吧!”

官軍這邊帶隊的乃是海州刺史王友符,年約三旬左右,獅子頭豹子眼,身高體壯,相貌堂堂。王將軍祖籍甘肅臨洮,本為羌人,其父投軍投在先皇爺時金城關太守左振宇之麾下,左太守見他是個人物,武功貌相一樣不差,遂上報朝庭封了他一個金城巡城史。

老王忠心耿耿,屢立戰功,從西北輾轉江南,最後病死在海州任上。有子王友符承襲父位,坐享其成,靠父輩的庇蔭,一舉登上皇封的五品武職官位。

奈何這個王友符武功尚可,品行太差,雖為刺史高位,卻不思忠心報國,整日和一些權貴、豪門、商賈、妓館的人混在一起,聲色犬馬,歌舞升平,杜水生便是他的磕頭兄弟之一。

杜水生乘亂逃出之後,立即去刺史官邸求救,王友符聽說這夥人厲害,這才派了兩千人馬的大隊伍前來彈壓。

小太監這邊雖然人少,但是占據了有利地形,大門盡管被朱林宗砸了個窟窿,牆壁卻是異常堅固。

牆高一丈有餘,牆頭尤如小城牆一般,來回還有兵丁巡遊,王有符想攻,急切間無從下手。

正猶豫間,突然大門響處有一員驍將衝出,白馬長槍,一身亮銀盔甲,麵似桃花,烏發如雲,也不搭話,挺槍直取王友符,不用問來將正是尹天雪。

王友符本不把這員女將放在眼裏,但也不能拿自家的性命開玩笑,急忙催馬上前,揮刀接住。

有道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戰未數合,王友符隻覺兩眼發花,雙臂僵硬,頭暈腦漲,手心裏冒汗,隻有招架的功,哪裏有還手的力?

老王不由得暗自惴忖:心想這還真是小破廟裏出大神,水池子中冒出個大王八,別說海州城就是滿朝文武當中有這等武功者能有幾人?

想歸想,戰歸戰,王友符心裏明白,不是這女將手下允情,他十個王友符也歸天去了!

不說王友符狼狽,尹天雪一杆神槍早已把對方緊緊罩住,他想逃跑誓比登天。不是主帥早有交待,王友符的名前名後也就該換了稱呼了。或者是死鬼王友符,抑或是王友符為國殉難,等等。

隨來的官軍雖眾,奈何不敢出手相助,生怕傷了主將性命,這個責任誰負?

不等尹天雪退下,忽然大門洞開,又有一將奪門而出。尹天雪見狀輕輕往旁邊一閃,後來的女將一張天網撒下,把個王友符如像包棕子一般裹在網中。

然後將繩子的一頭縛於後馬鞍橋上,也不管王友符受得了受不了,跌輕跌重,打馬回頭便走。

可憐身高馬大的一位海州大刺史,大小也算是個有名姓的封疆大吏,瞬時之間從馬上一頭落下,當場摔了個鼻青臉腫,被女將尤如拖死狗一般拖進院裏去了。

林如貴、齊光元兩個,帶人把王友符從繩套裏拽了出來,又拿細繩綁定,吵吵嚷嚷地送押到大廳裏。

小太監急忙下階相迎,並親去其縛,嘖嘖言道:“你們這些人哪,怎麼辦事這樣不牢靠,我讓你們去把將軍請來好好商談一下,卻是如此拿來,真是豈有此理!如不是看在將軍的麵子上,我定讓你們一個個有好看!”

王友符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聽人家好言好語,他發作不是,不發作不是,嘿嘿幹笑兩聲,不尷不尬道:

“先生,這不管他們的事,小將實實不知先生此來有何公幹,也是來想打聽打聽,如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還請言語一聲。”

小太監道:“好說好說,將軍請坐,請上座。”

王友符不摸這些人的底細,不敢枉自尊大,況且剛剛又被活捉了一回,陪著笑臉說:

“先生不必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