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作品獎賞自己
蘆芙葒
人生總是需要激勵的。
上小學時,從第一次趁午休之機悄悄將同桌女孩的小辮子用繩子綁於桌腿上開始,我就成了老師批評教育的重點對象,以至於同歲的夥伴們都加入了“紅小兵”,獨獨將我緩期執行。我不得不逼著母親到破廟裏去弄一塊“老爺紅”披掛於脖子上充代紅領巾。
批評挨多了,我就最渴慕得到別人的激勵和表揚。
參加工作後,我被分配到一所學校教書。我的主要任務就是讓每個學生在各種會考、統考中拿高分,給學校換榮譽。偏偏我不是教書的料,總喜歡在課餘時間偷偷摸摸寫點小文章。這樣一來,學生沒拿上高分挨批評,文章發表了,領導說我不務正業照樣挨批評,反正都是挨批評,我索性將我的業餘寫作公開化。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像一塊“寶藏”一樣被人發掘了出來。我被調往地區文藝創作研究室搞專業創作。我想,這次好好寫點文章,或許能換回幾句激勵或表揚的話,可地方文化部門看重的是戲劇,戲劇易給領導臉上貼金。因此,你一年發表幾十篇文章還不及人家“十年磨一劍”寫的沒人看的戲的分量重。於是,我就開始鼓勵自己。每次寫作時,我準備好一瓶酒放於手邊,文章寫順了,我舉起酒瓶喝上一口,鼓勵一下自己;文章寫的不順了,我也舉起酒瓶以示鼓勵。不想,我是個不勝酒力的角色,有時,一篇文章還沒寫到一半,便被自己鼓勵得醉如爛泥,一塌糊塗。
大約在1994年年初,我在寫短篇小說、散文的同時,嚐試著寫了兩篇小小說,投寄給《天津文學》,時間不長我便收到傅國棟先生的回信,傅先生在信中對我的小小說大加讚賞。這兩篇作品發出來,《小小說選刊》很快就將其予以轉載。之後不久,我去河北滄州日報社領一個小獎,有幸見到了《小小說選刊》主編楊曉敏先生,楊主編對我那兩篇小小說又是一番鼓吹。從滄州回來我恨不得自己給自己發一張獎狀。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將寫作的重點轉移到了小小說。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激勵自己寫作興趣的辦法:用自己發表過的特別是被《小小說選刊》等轉載了的作品來獎賞自己。人總是需要激勵的,特別是在你不順的時候,自己獎賞自己也不妨是個好辦法,何況這種獎又不帶任何物質刺激!
一回頭,十幾年時間過去了,我寫的小小說並不多,但卻給我換回了許多讚美之詞。記得每次和楊總編通話時,他總會在適當時候說一句:你那幾篇東西還行!我想:還行就是可以,可以就是不差,那麼不差肯定就是好了。好了就接著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