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父母怎樣教,孩子才肯學(3)(3 / 3)

第一,孩子讀的書枯燥無味。許多父母功利性太強,給孩子買的書不是同步訓練,就是一些作文書,在孩子眼裏,這類書本的知識太枯燥無味了,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科幻故事、動畫故事,父母卻很少給孩子買。

第二,現在的娛樂方式太多了。如今,孩子的娛樂內容太豐富了:看電視、上網、溜冰、逛公園等,自然就會冷落閱讀,而父母對孩子又缺乏監督。想一想:你是否給孩子製定了閱讀的計劃呢?哪怕每天半個小時。

第三,貪玩。孩子天性就貪玩,如果你不引導他安排時間閱讀,孩子很可能會玩到很晚才會回來。

第四,性格原因。有的孩子可能喜歡讀書,有的孩子天生愛動,讓他靜下心來讀本書,他沒耐心。這也需要你幫助孩子激發閱讀的興趣。

第五,壓力過大。孩子不喜歡閱讀,和家長的一些做法分不開,很多家長眼睛就盯著成績,變相給孩子增加壓力,時間長了孩子會感覺閱讀是一種負擔。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呢?

1.父母如何為孩子選擇書籍

在為孩子選擇書時,一定要注意選擇孩子“能”讀的和“喜歡”的書籍看,為孩子選課外讀物時,除了學習用的書以外,也要選擇一些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愛看的課外書,比如笑話、童話等等。要想辦法激發孩子看書的興趣,比如你可以先看一下故事,把大概的情節講一下,講到孩子最感興趣的地方時,對孩子說:“你想知道他是如何完成的嗎?你想知道接下來的事是怎樣的嗎?就在這本書裏,你看一看就知道了。”試著讓孩子看完後用自己的話講一下故事的情節,而且你一定要對他所講的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肯定。

2.父母要鼓勵孩子利用讀物

告訴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利用這些知識,比如:孩子讀了地理讀物後,在旅遊時,你可以讓孩子來設計旅行路線。要讓孩子知道:課外閱讀是有用的。知識的利用會增加孩子的閱讀興趣,還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父母可以每天念一則新聞給孩子聽

父母往往一看到大標題和新聞稿的第一、二段,就已經大致知道新聞內容,但孩子不知道,所以父母碰到有趣的新聞,應摘要性地講給孩子聽,若沒有適合的新聞講給孩子聽,就講故事。同時告訴孩子:這些都來自於書報上。從而讓孩子明白:書報中有很多奇妙的故事,隻是他沒有發覺,如果認真閱讀,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樂趣。

4.父母要經常讚美孩子的讀書行為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和注意,父母經常在口頭上嘉許孩子的行為,或親親他、拍拍他、抱抱他,都能使他受到鼓舞,從而熱愛讀書。

5.父母要經常帶孩子上圖書館

經常帶孩子上圖書館,讓孩子感受一下書海的氛圍,感受一下別人讀書的氛圍;在家裏專門給孩子做個書架等,都可以增進孩子對書的熱愛。

讓孩子有計劃地學習

培養最了不起的孩子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時期的孩子還正處在貪玩的時期,你不能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又不能縱容孩子把學習放到一邊,因此你要幫助孩子製定一個學習計劃。

張月上4年級了,她感覺自己每天學習總是很忙亂:語文作業還沒做完,就扔下做數學作業;到了快考試的時候隻好臨時抱佛腳;放學回家後看到有人在玩,心想先玩一會再寫作業吧,回家後動畫片正好開始,看完了又要吃飯了,結果到了很晚了作業也寫不完,第二天還要早起上學。就這樣,日子久了,她感到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麵對學習。張月的困惑,實際上是不懂得做學習計劃的體現。這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當中尤為普遍。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對學習有了一定的自覺性,想把學習搞好,無奈事與願違,弄得一團糟,結果“學習沒學好,玩也沒玩好”。麵對這種狀況,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孩子為什麼學習時雜亂無章?主要有以下幾方麵的原因:

第一,孩子不懂得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孩子的時間觀念還比較淡薄,在他們眼裏,想起什麼就做什麼,他們是隨性而做事情的。他們想玩,因為玩能給他們帶來快樂;當他們玩累了時,他們會覺得睡覺是最快樂的事情,而學習在他們眼裏,僅僅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所以隻有到了迫不得已時,才會去做。

第二,自製力差。小學生的自製力大多很差,沒有家長督促很容易忘了學習。有時候即使知道要學習,但由於太想玩了,就總是想著“再玩一會吧”。

第三,沒有全局觀念。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閱曆淺,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尚處於探索階段,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製定學習計劃的能力,這就需要父母的幫助。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其實也是一門藝術,學習之美在於和諧,在於一種內在的平衡,因此需要規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了解孩子的學習量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