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父母怎樣管,孩子才肯服(4)(3 / 3)

記得有一次,蒙蒙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媽媽布置的作業都完成了,把明天要上的課也預習了,正好媽媽又不在家,蒙蒙於是輕鬆地伸了個懶腰,順手打開那久違的電視機。不料剛剛打開電視,媽媽就回來了。頓時,媽媽沉著臉,對蒙蒙吼道:“不去搞複習,你還有時間看電視?你看彩霞姐姐都考上了縣一中,你看你怎麼比得上她,肯定連高中都考不上……”後麵的話,蒙蒙一句也沒聽進去,委屈的淚水順著臉頰直流下來。蒙蒙快步跑進書房,看著“快學習”的警告條發呆。不久,媽媽進來了,一隻手搭在蒙蒙的肩膀上,語重心長地說:“不是媽媽逼你,而是你要明白,明年就要中考了,你得抓緊學習,考入高中,也去了媽媽的心病哪。”媽媽看看旁邊那一疊試卷,轉身走出去說:“你要明白父母的苦心啊!”接著,媽媽送進一些水果放在桌旁說:“你也這麼大了,要想想自己以後的前程。”然後又“砰”地一聲關上門快步出去了。從本案例可以看出:蒙蒙的媽媽認為自己對女兒體貼入微,照顧周到,而蒙蒙卻不領情,令人傷心。其實,蒙蒙不是故意與父母為難,很多不愉快是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蒙蒙的媽媽當然是愛女兒的,但在她的家教中有很強的專製成分,對女兒管得太嚴、太苛刻,這等於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遭到反抗是很正常的。

在物質生活十分豐富的今天,孩子的成長出現了一些矛盾的現象:房屋的空間越來越大,心靈的空間卻越來越小;外界的壓力越來越大,內在的動力卻越來越小,這些矛盾常常讓孩子成長得很不快樂。對此,現代父母一定要及時反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少管或不管,讓他們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同時,避免他們因這些小事產生逆反、對抗心理,從而拒絕父母的管教。

那麼,父母怎樣管,孩子才肯服呢?首先要做到疏導,而不是強迫孩子。“管”不是“打”,也不是“逼”。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父母要時刻信任自己的孩子

父母越信任孩子,孩子就會越信任父母。否則,他就會對父母撒謊,對父母進行反抗。比如有些父母,因害怕孩子交上壞朋友或異性朋友而不給孩子自由的空間,甚至不擇手段地了解、偵察孩子的動向,監聽孩子的電話,偷看孩子的日記和信件。父母的這些行為,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感,嚴重傷害孩子的感情,導致孩子對抗父母的行為產生。

2.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父母與孩子之間應是真誠、平等的朋友關係,而不是“上下級”關係。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要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自主,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3.父母給孩子創造自由空間

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不要過分看管,更不應實施監控。孩子有權擁有一定的隱私,父母不必對孩子的什麼事情都十分清楚。該讓孩子自己做的事就應讓他自己去做,該孩子自己管的事就讓他自己管。千萬不要把給予孩子的時間和空間當作是對孩子的施舍,千萬不要在這方麵和孩子講條件,否則,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