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父母怎樣帶,孩子才聰明(3)(3 / 3)

第一,父母要看孩子的想像是屬於有意想像還是無意想像。所謂有意想像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想像,或孩子為了創造某樣東西而進行的想像,比如孩子的繪畫。小孩子的有意想像還表現在方向性上,比如小孩子喜歡用泥塑或堆積木來表現自己的興趣,那麼他的想像會圍繞著他的興趣進行。有意想像是孩子智力和創造力的一部分,它需要父母的誘導和孩子的努力。無意想像則相反,無意想像就是個人的幻想,信馬由韁,比如孩子某天看到一種玩具,於是就幻想自己得到這個玩具後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這種想像也是孩子特有的心理活動,但過多的無意想像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沒有用處,因為這種想像不是一種創造,沒有創新,也不需要花費努力。總之,想像是否有益就是看孩子的想像有無創新意識,有無顯現出獨特的方式。

第二,我們要看孩子的想像動機是什麼。有些孩子是因思考而進行的想像,那麼他的動機就是純粹的、積極的,想像力的發揮是自然和諧的。

在某個小學裏,一個小學生畫了一隻三條腿的恐龍,老師問他,為什麼是三條腿呢?他回答說因為環境的汙染,恐龍也變異了!老師認為他有想像力,而且思維力也很好。而另外一個小學生也很有創意,他把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的特點綜合了,畫了一個“四不像”恐龍,老師問他這幅畫的意義時,孩子的回答非常簡單,因為隻要他畫的有創新就能受到家長和別人的注意。也就是說他不是為想像而想像,是為一些與思維無關的因素而想像創造。這兩個孩子誰更有創造力就很明顯了,因為想像是思維力的組成部分,它是為人的整體思維力服務的。如果想像不是因為喜歡想象而想像,那麼維持想像的動力是有限的,也沒有為思維力的進步提升提供什麼鍛煉,這種想像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這種方式的想像力培養需要改進,想像和創新的目的不是為了嘩眾取寵。不是真正為想像力的培養而進行的教育,會讓孩子的想像本能漸漸削弱,越教越沒靈氣。

因此,父母挖掘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要明白培養的目的和方式,也即孩子的想像必須是純粹思考學習的產物,孩子的想像必須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和創新點。不要把孩子的內在想像需求轉化成外在的動機,比如孩子特別有想像力,於是父母喜歡在別人麵前賣弄自己的孩子。另外故意用獎勵的方式去鼓勵孩子想像也會影響孩子的想像動機。因此父母必須自然地遵循孩子的想像本能,留給孩子足夠的想像空間,讓孩子自由、自然地想像,使之成為自己的樂趣。父母隻有認清了這些,才知道什麼時候該引導孩子的想像力,什麼情況下改變培養方式。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時,請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不要責備孩子,以免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愛迪生善於想像,曾經拿雞蛋放在自己屁股下麵孵小雞,小雞當然沒孵出來,但他並沒有遭到父母的責罵和嘲笑。因此父母不要責罵孩子,無意的責罵會殺傷孩子的想像力。

2.走進大然自,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一個人的想像力受經驗的影響,因此,父母應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更多地感受外物。經驗越多,想像力的源泉越豐富,孩子的想像力就越豐富。因此父母要帶孩子到處走走。

3.多讓孩子讀一些能激發想像力的書籍

多為孩子買些故事書和兒童科學讀物,讓孩子大量占有知識,沒有豐富的知識量,也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力。

如何培養有靈性的孩子

培養最聰明的孩子

天下隻有笨父母沒有笨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靈性,不同的是,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父母的忽視而使他們的天賦慢慢泯滅。所以,要培養聰明的孩子,父母就要尊重孩子的想像力,嗬護孩子的靈性。

魯迅先生曾說過:“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孩子喜歡生活在夢想中,這能給他們帶來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快樂,父母應因勢利導,培養一個充滿靈性的孩子。

在一個學校,一位老師要考考孩子的發散思維力,於是就拿下麵的問題來問班上的孩子:“樹上有五隻鳥,獵人開槍打死一隻,樹上還有幾隻呢?”當老師講完之後,有些孩子就焦急地說出“一個也沒有了,因為都嚇跑了”,這都是父母平時教的,當然這很符合邏輯,老師認為有想像力的孩子就應該這麼回答。但是其中有一個孩子卻說:“還有三隻!”老師就問他為什麼呢?這個孩子就回答說:“因為樹上的五隻鳥是一家人,有鳥爸爸、鳥媽媽和3隻不會飛的鳥寶寶,獵人打死了鳥爸爸,嚇跑了鳥媽媽,還剩下三隻不會飛的鳥寶寶,它們多可憐啊!”這個孩子的回答是多麼符合人世的情理!這個孩子表現了與眾不同的想像力,在他的質樸善良的童心裏蘊藏著極深的人文精神。當你的孩子的想像力表現出種種人文因素時,作為成年人的你是如何對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