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
嗨,嗨!
每當聽到或看到錯別字,這聲音便從周老師的喉嚨裏嗆出,仿佛一根軟刺卡在嗓子裏。
給你們說過多少次了,一定要注意錯別字——多一筆少一筆意思就變了。
周老師站在講台上,翻看著一本本作文,將那“典型”的抽出,進行“解剖”。
官吏的“吏”怎麼能寫成“史”呢?這一橫很重要的……
他在黑板上寫著,將那一橫描了又描,粉筆渣兒便往下掉。
放了學,周老師剛跨出辦公室,一輛吉普車“嘎吱”一聲停在他身旁,嚇得他心尖子顫了幾顫。
周老師,鎮裏請您去哩!車裏下來一個年輕人。
啥事兒?
走唄,走唄,到地方就知道了。年輕人抓住他的胳膊硬往車上拽。
擠到車裏,周老師才知道他的一個在上麵某機關負責的學生小徐來鎮裏檢查工作,指名要見見他這位老師。
車開到餐館門前,有人引著上了二樓雅間。縣裏和鎮裏的陪客慌忙起身,往兩旁一閃,披著風衣的小徐笑吟吟地將兩隻手伸過來。
周老師,您好、您好——好久不見了!
寒暄間,周老師已被讓到主賓位置。一落座,小徐雙手端起一杯酒。
周老師,在故鄉見到您很高興。學生敬這杯酒您一定得喝。
你知道我不會,我不會——周老師手擺得似風中荷葉。
喝吧,喝吧!一圈子人勸。
周老師在教學理論上有很深的造旨(詣)……近旁的一個聲音忽悠冒出來。
嗨,嗨!周老師的嗓子似卡住一根刺。正想拔出,忽然想到這不是在講台上,便捂了嘴扭轉臉咳喇。
周老師,您怎麼啦?
可能身體不舒服……
來,咱喝,咱喝!
這一餐,周老師沒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