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萬般皆下品,唯有“學習”高(1)(2 / 3)

有些孩子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在題海戰術中能自己調節自己,自己控製自己,盡管他們也很累也很苦,但是他們還是能適應過重的學習負擔帶來的壓力,他們通過自我調節,放鬆自己,這樣,他們就能在課堂上仍然集中注意力。而有些孩子在相同的課程壓力下感到苦不堪言,缺乏自我調節能力,缺乏自我適應能力。所以,家長應幫助孩子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學會信心提高法,學會情緒調節法,學會身心放鬆法,這樣對孩子緩解與克服上課走神的問題很有幫助。

下麵是一些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1.培養孩子良好的注意品質

注意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是對各種心理集中過程進行的調節。所以,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注意品質,對未來孩子的學習、工作將發生深遠的影響。

人的注意品質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因此家長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注意品質,使孩子成為注意力發展的主人,使孩子能駕馭自己的注意力。中小學時期是孩子注意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家長應了解孩子的注意品質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提高注意的基本品質。這是解決孩子上課走神的基本途徑。

2.注意力訓練

孩子的注意力是在學習生活實踐中漸漸發展和在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某些心理測驗的方法有助於訓練孩子的注意能力。比如劃字測驗就是一種有助於及時測定孩子的注意分配、注意的集中與轉移能力的方法,常常使用此訓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注意能力。

下麵是一張數字字表,共有20行,每行30個阿拉伯數字,即注意測驗表。要求受試者在一分鍾之內將8字後邊的5字劃掉。注意:隻能按照從左到右的方向一行一行的,不能跳著劃。

計算方法:根據劃對的、劃錯的與漏劃的3個數據評定成績。全部劃對的數字之和成為粗分,劃錯的加上漏劃的成為失誤,粗分減去失誤成為淨分,即淨分=粗分-(劃錯個數+漏劃個數)。

孩子經常在做作業休息時間做這種測試,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注意能力。它花的時間極少,又能起著對學習調節的作用,同時能達到提高孩子注意力的目的。

習慣3.糾正孩子心頭“失敗綜合症”的壞習慣

孩子麵對失敗往往會產生沮喪情緒,這種情緒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所以,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用自信驅散心中的陰影。

王濤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馬上要小學畢業了。王濤的媽媽反映,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王濤的成績還可以,但是到二三年級時,成績一直不好。到了四年級以後,王濤對學習就完全持無所謂的態度了,父母、老師責備也好,好言相勸也好,就是推不動他。他似乎對學習、對自己的成績以及對老師、家長的批評都無所謂。

用王濤爸爸的話說:“現在我們最著急的倒不是他的成績,而是他的態度。平時成績不及格或挨老師批評的時候,我們看不出他有任何著急或者不好意思;偶爾,他表現出一點進步,我們也會表揚他,可是,你表揚他時,他也不會表現出任何高興的樣子,整個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

據一位心理學家分析,王濤這種情況叫“失敗綜合症”。所謂“失敗綜合症”,即失敗不是由於自己缺乏能力,而是由於心理上的原因,由於根本沒有努力而遭受失敗。

那麼,學生的這種“失敗綜合症”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重複失敗的經曆可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永遠也走不出失敗了。大多數孩子剛上學時,對學校生活充滿熱情。但是,孩子一次又一次沒有達到目標,他就可能體驗到挫折,會感到自己對生活和環境、自己的學業都無能為力,無論他們如何努力,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體驗到無助感,並放棄努力。

二是對成功和失敗的不正確歸因,也會導致“失敗綜合症”的形成。有“失敗綜合症”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有一個明顯的差別,那就是他們對自己的成功有一種“宿命”的觀點,感到成功與失敗不是自己能夠決定和改變的,而是由外部的、自己無法控製的因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