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摒棄壞習慣是成就人生的前提(2)(3 / 3)

3.在作文中訓練聯想思維

作文是訓練聯想思維的一塊寶地。通過給孩子出一些富有聯想性的題目,讓他們展開聯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千萬不要說孩子的作文怎樣不符合應試的要求,那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是我們需要的。

4.多給孩子一些動手的機會

當孩子有機會自己動手幹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會放飛自己的聯想。例如讓孩子辦牆報、手抄報等,給學生開辟訓練園地,指導他們充分鍛煉自己的聯想能力。

習慣78.糾正孩子缺乏逆向思維的壞習慣

有位哲人在回憶錄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在他還是少年的時候,母親指著庭院中一棵主幹彎曲的小樹給他出了道思考題:如何看這棵樹才是直的?經過3天3夜的冥思苦想,他恍然大悟:就把它當成直樹看!從此他開始培養以逆向思維看世界的習慣,取得了一項項不同凡響的哲學成就。

《韓非子》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有一個人,非常擅長紡織麻鞋,他的妻子也是織綢緞的能手,他們準備一起到越國做生意。有人勸告他說:“你不要去,不然會失敗的。”魯人問:“為什麼呢?“那人回答:“你善編鞋,而越人習慣於赤足走路;你妻子善織綢緞,那是用來做帽子的,可越人習慣於披頭散發,從不戴帽子,用你擅長的技術,到越國去派不上用場,能不失敗嗎?”結果呢,魯人並沒有改變初衷,三五年後,他不但沒有失敗,反而成了有名的大富翁。

很多事情的成功,問題的解決,常常得益於逆向思維,這個魯國人的成功,也是這樣。

魯人做鞋帽生意,當然是應該去需求鞋帽的地區,而不該去不習慣穿鞋戴帽的越國;但魯人則打破了這種習慣性的思維方式,認為正因為越人不穿鞋不戴帽,那裏才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銷售潛力,隻要改變了越人的粗陋習慣,越國就會變成一個最大的鞋帽市場。魯國人成功的秘密就在這裏,逆向思維幫了他的大忙。

南轅北轍是一則令人發笑的寓言,想往北去的卻向南策馬,這哪能達到目的地呢?然而在現實中,這類從相反方向上來達到自己目的的事例卻不少,這便是逆向思維。

沈陽的一條街道上,同時住著3家裁縫,手藝都不錯。可是,因為住得太近了,生意上的競爭十分激烈。為了搶生意,他們都想掛出一塊有吸引力的招牌來招攬顧客。一天,一個裁縫在他的門前掛出一塊招牌,上麵寫著這樣一句話:沈陽城裏最好的裁縫!另一個裁縫看到了這塊招牌,連忙也寫了一塊招牌,第二天也掛了出來,招牌上寫的是:全中國最好的裁縫!

第三個裁縫眼看著兩位同行相繼掛出了這麼大氣的廣告招牌,搶走了大部分的生意,心裏很是著急。這位裁縫為了招牌的事開始茶飯不思,一個說“北京最好的裁縫”,另一個說“全國最好的裁縫”,他們都大到這份上了,我能說世界最好的裁縫?這是不是有點兒太虛假了?這時他兒子放學回來了,問明父親發愁的原因後,告訴父親不妨寫上這樣幾個字。第三天,第三個裁縫掛出了他的招牌,果然,這個裁縫從此生意興隆。

招牌上寫的是什麼呢?原來第三塊招牌上寫的口氣與前兩者相比很小很小:“本街最好的裁縫”!

“本街”最好,那就是這三家中最好的。你看,聰明的第三家裁縫沒有再向大處誇自己的小店,而是運用了逆向思維,在選用廣告詞時選了在地域上比“全國”、“沈陽”要小得多的“本街”一詞。

社會生活中,善於運用逆向思維研究各種事物,尤其是當運用習慣的思維方式、傳統的工作方法難以奏效時,反過來想一想、試一試,常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英國著名作家毛姆的小說銷售不暢時,他本人設計了一個反常公關手段,不是按慣例宣傳小說如何成功,而是在報紙上刊登一則征婚啟事稱:本人年輕英俊,家有百萬資產,希望獲得和毛姆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一樣的女性的愛情。結果,小說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

北京60年代中期,當時在福特一個分公司任副總經理的艾科卡正在尋求方法,改善公司業績。他認定,達到該目的的靈丹妙藥在於推出一款設計大膽、能引起大眾廣泛興趣的新型小汽車。在確定了最終決定成敗的人就是顧客之後,他便開始繪製戰略藍圖。以下是艾科卡如何從顧客著手,反向推回到設計一種新車的步驟:

顧客買車的惟一途徑是試車。要讓潛在顧客試車,就必須把車放進汽車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辦法是對新車進行大規模、富有吸引力的商業推廣,使交易商本人對新車型熱情高漲。說得實際點,他必須在營銷活動開始前做好小汽車,送進交易商的展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