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摒棄壞習慣是成就人生的前提(3)(1 / 3)

為達到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場營銷和生產部門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時,他也意識到生產汽車模型所需的廠商、人力、設備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級行政人員來決定。艾科卡一個不漏地確定了為達到目標必須征求同意的人員名單後,就將整個過程倒過來,從頭向前推進。

幾個月後,艾科卡的新型車——野馬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了,並在60年代風行一時。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躍成為整個小汽車和卡車集團的副總裁。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不管從事什麼事業,都不能將目光落在固定不變的視點上,要善於利用逆向思維來發現事物的新規律、新特點。從大潮流中發現能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小浪花,從不利處境中發現有利的機遇,作出不落俗套的判斷和決策,以立於不敗之地。

1.從相反的方向考慮問題

從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進行思考,產生發明構思的途徑。例如,市場上出售的無煙煎魚鍋就是從功能、結構、因果關係三方反向考慮而把原有煎魚鍋的熱源由鍋的下麵安裝到鍋的上麵。這是利用逆向思維,對結構進行反轉型思考的產物。

2.換一個角度尋找辦法

曆史上被傳為佳話的司馬光砸缸救落水兒童的故事,實質上就是這種方法的例子。由於司馬光不能通過爬進缸中救人,因而他就轉換為另一手段,破缸救人,進而順利地解決了問題。

3.變缺點為優點

這是一種利用事物的缺點,將缺點變為可利用的東西,化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的思維發明方法。比如金屬腐蝕是一種壞事,但人們利用金屬腐蝕原理進行金屬粉末的生產,或進行電鍍等其他用途,無疑是缺點逆用思維法的一種應用。

習慣79.糾正孩子愛鑽牛角尖的壞習慣

每件事情都有很多層麵,我們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對它進行觀察。一件起初認為不好的事如果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也許能看到它好的一麵。有人說下雨不好,因為雨水會打濕衣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雨水能滋潤農作物,能給農民帶來好收成,如何能說下雨不好呢?

有一位老太太整日愁眉苦臉,逢人便抱怨自己命苦。一天她遇見一位智者,智者關切地問道:“老人家,您有什麼事情呀?能不能對我說一說?或許我能幫你解決問題的。”老太太就又把自己的鬱悶講了出來。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布的,二女兒是賣傘的。晴天的時候,傘是無人問津的,她替大女兒發愁;陰天的時候,布又沒有人來買了,她又替二女兒擔憂。因此她是晴天愁,陰天悶,沒有一天能高興的。智者聽後,沉默了一會,說:“老人家,其實你每天都高興才是。晴天的時候,二女兒的布是暢銷的,陰天的時候,大女兒的傘是搶手的。你說這是不是兩件很令人高興的事情呀!”老太太一聽,恍然大悟。從此她每天生活得很愉快,享受著每一個晴天和陰天。

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時候,如果一味地沉浸其中,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有可能使以後的事情也變得很糟。這時候我們需要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轉念一想”就是一劑良藥,它的效果非常神奇。它讓所有聰明的人去換種方式看待生活,不鑽牛角尖,豁達寬容,這樣自然也就心明眼亮了。

有這樣一位父親,是位“反常規”高手,什麼問題在他的腦子裏一過濾都翻了個了,他很以此而自豪。但最近他的煩惱卻來了,並且是個天大的煩惱,他的兒子完全繼承了這位父親的衣缽,在學習上將這個傳統發揚光大了。對“1+1=?”這樣的問題,兒子也有不尋常的答案。當然,對這個問題確實有不同的答案,但那都是特定條件下的答案,不能與常規答案混為一談。對這樣的問題鑽牛角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小孩從小就缺乏正常的思維,老是在那裏鑽牛角尖,就如同在一張白紙上寫滿亂七八糟的東西,而正常的東西卻找不到合適的位置。這不是教孩子創新,是把孩子領到了一條死胡同裏,是害了孩子。

往深處思考問題是好事,正是很多人一直這樣做事,才使我們的生活發展到了今天。如果牛頓不去思考蘋果熟了為什麼會落到地上這一問題,他就不會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如果愛因斯坦不喜歡深入思考,他也不會發現相對論。如果沒有一代代偉人的不屈不撓地求索,恐怕人類現在還以為地球是方的,太陽繞著大地轉呢。但是他們不是鑽牛角尖,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們的思考是遵守邏輯的,是在既定事實的基礎上的深究;鑽牛角尖則違反了邏輯。

我們的素質教育要求的是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不是鑽牛角尖的怪才。這一點是必須明確的。

鑽牛角尖容易使人心胸狹隘

在現實中有許多的案例可以證明這一說法。某某因為高考失利離家出走了,某某因為受老師批評自殺了,年輕輕的生命就這樣走到了盡頭,實在可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些人多是愛鑽牛角尖的孩子,一旦遭受精神上的苦悶、折磨或打擊時,往往就慟不欲生,就選擇出逃或死亡來解脫。

記得看過一篇報道,其大概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