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摒棄壞習慣是成就人生的前提(6)(2 / 3)

傳說戰國時期,趙國京城邯鄲的人很會走路,其步法的美妙是天下聞名的。於是有些人就特地趕到邯鄲來學走路了。燕國壽陵地方的一位少年也趕來學習,他全力模仿邯鄲人走路的樣子,結果沒有學好,但又忘卻了自己原來的步法,於是隻好狼狽地爬回去,鬧了一個大笑話。這段掌故,自從在莊子的著作中出現後,“邯鄲學步”或“壽陵學步”這句成語,就常被人們引用。在李白的一首《古風》中,就有這樣的句子:“醜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壽陵失初步,笑殺邯鄲人。”“邯鄲學步”這個典故還使我聯想到學習中的一些問題。據說某校有位女同學,讀了《紅樓夢》,就想學林黛玉。她把《葬花辭》抄下來,掛在帳子裏,每晚讀著讀著,就像林黛玉一樣地哭起來。這位同學哪裏知道,“邯鄲學步”式地模仿林黛玉的愛哭,即使哭得眼淚汪汪,也是一幕令人發笑的諷刺喜劇啊!

有一部分同學隻做模擬題,而不願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是因為看到別的同學這樣做。其實,他們隻看到了這些同學的一部分學習方法,而沒有真正懂得這一部分同學是如何學習基礎知識的。如果隻做模擬題,而不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那就像是戰國時期的邯鄲學步一樣,一定吃力不討好。

有一部分同學迷信模擬題,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些模擬題有可能與真正的考題一樣。但是,有可能麼?

當前,社會上有一些所謂的“輔導班”,聲稱自己有中考、高考命題組的模擬真題。命題組真的敢給輔導班出模擬題麼?一位考試培訓業內人士曾經對此予以堅決否認:“這隻不過是打著透題的幌子騙考生的錢而已。真正的命題組成員怎麼敢去給輔導班講課、編製模擬題,這可是泄露國家機密!”

中、高考試有關機構認為此事是一種惡劣的欺詐行為,也是違法行為,但對輔導班的管理主要還是由工商、稅務部門負責。

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可以對孩子講一些精彩的故事

例如:文中提到的一些故事,讓孩子明白要讓自己的成績提高隻有靠踏踏實實地學習基礎知識,做題很重要,但是不能過於依靠模擬題。例如還可以對他們講,在網絡中的虛擬朋友大部分都是假的,是永遠無法麵對現實世界的。

2.家長要以身作則抵製虛假,讓孩子知道虛假的東西永遠不可依靠

家長要常常告訴孩子虛擬的世界是最不可靠的,讓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懂得靠什麼都不如靠自己。

3.模擬題從何處來?

讓孩子明白那些莫名其妙拚湊的模擬題是從何種渠道進入市場的,向他們講明白這種題的不可靠來源,他們就會明白自己所依靠的法寶原來是這樣的不堪一擊。

4.告訴孩子模擬的虛假性

模擬考試隻是一種假定情景下的測試方式,因此試題也是一種“假”題。如果想考好,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學好基礎知識,基礎紮實了,就可以對各種題目應付自如了。

習慣87.糾正孩子猜題押題的壞習慣

猜題押題的壞習慣有許多的弊端,我們在考試中遇到的一些偶然、巧合的現象不能作為法寶使用,否則就發揮不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有一些同學有這樣的思想傾向:學習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從複習的那一天起,就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找出考試的脈胳和方向上來了。上複習課時,總是很注意老師強調的重點,預測出老師出題的傾向,甚至會到老師那裏去探消息、摸底,希望從中找一些題目的線索來,以便可以猜題押題。

這種學習存在很大的弊端。喜歡猜題押題的同學往往容易造成情緒上的緊張和焦慮,就像賭博一樣,若猜中了就高興得忘乎所以,甚至考後還會津津樂道;若猜不中就會手足無措,心緒煩躁,甚至會連原來會的一些內容也想不起來。這樣考出來的成績,即使是好成績也不代表實際水平了。所以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謂的焦慮和緊張上,把希望寄托於僥幸上,不如靜下心來抓緊時間複習為好。總之,不去做係統複習,隻一味針對所猜的題來“開小灶”,很容易造成“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錯誤。

筆者就這一現象,曾經采訪過一些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的學子,他們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中,以總成績407分的驕人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王建華同學,其英語、政治均為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