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原上(3 / 3)

後柳毅將書信送給洞庭龍王,龍王閱後悲傷萬分,懊悔自己將女兒錯配了夫君。此事被洞庭君的胞弟錢塘君知道後,怒從胸中起,便統率洞庭水兵和錢塘水兵西征涇河龍王,生擒涇河小龍,並一口把他吞了,救出侄女。龍母娘娘欲把三公主嫁給柳毅,可柳毅不是貪財起義的小人,便嚴拒之。那龍女則思念不止,便裝扮成打漁女住在柳家附近,又托媒提親,最後兩人喜結良緣。

柳毅傳書的故事,被後人改編成多種形式的戲劇,盛演不衰。

柳毅和龍女雖然都來自南方,但在長武人的心中,他們就是本地俊男美女的化身。

長武的女子心靈手巧,她們生產的刺繡工藝品,遠播海內外。

我在昭仁鎮靈鳳村婦女李毛毛的家庭作坊裏,見到了幾位正伏架勞作的刺繡女。李毛毛是她們的代表,曾獲得陝西省婦女民間手工藝能手的稱號。她前幾年繡製的毛澤東《七律·長征》詩詞長卷繡品,被市長做為十七大獻禮,送到北京去。還有些作品做為中俄婦女友好會議的禮物,參加婦女創業博物會等等。她還在農博會上進行現場刺繡表演,被攝入電視鏡頭。

李毛毛家裏陳列著許多繡品,有花鳥類的,書法類的,蟲類魚的,動物類的……造型生動、色彩鮮豔、情趣盎然。尤其是那長達4米的“清明上河圖”,繁博中有簡約,眾多的街道、人物、工具、生活場麵都被展示出來。古代的名作“清明上河圖”是國畫,用工筆一點一點描出來,可是刺繡的針線工具較之工筆畫要粗獷許多,繡線的色彩也沒有國畫顏料那麼豐富,在表達上就困難多了。但李毛毛她們精心繡製,賦予了這幅古代名作新的鮮活的生命氣象,又不失其原有的韻味。

遺憾的是,手工刺繡品在國內的價格太低,一幅才幾百元,在國外要高達幾千元,目前的銷售通道還有待打開。

養在深閨人未識,長武刺繡終會有亮豔的時候。

夜晚,帶著酒意,吹著微風,我來到西街頭的文化廣場。

這兒是人們納涼、鍛煉、聚會、休閑的地方,璀燦的華燈下,群眾有的手舞足蹈,有的默立出神;有的長衣錦褲,有的赤膊裸膀;有的自帶矮凳,有的席地而坐……一幅當代的“盛年康樂圖”。

這個文化廣場占地60畝,分為5大部分。北區為休閑景觀區,配有彩色音樂噴泉、建築小品、綠化苗木;西區為一道浮雕、線雕文化牆,表現了長武古今曆史故事及人物剪影;東區是一座文體綜合大樓;中區為一個標準塑膠跑道;南區還將建一座大型室內體育訓練館。

今日淺水原上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並且這塊土地,還會越來越引人注目。

那個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坑口電廠正在建設。

那片世界上最香的蘋果園區正在擴大生產。

那條過境的高速公路已經通車,從省城到這兒僅2小時車程。

盛夏,西安城內高溫四十度,這兒卻涼風習習。

陶醉在淺水原上,不想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