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品茶
杯子是晶瑩透明的,沁溢著乳白色的光暈,手觸了,有一種冬日少女肌膚的微涼滑潤感。高腰圓口,亭亭玉立,像美人侍奉在案前。
杯底,一簇仙毫閉目縮懷,卷臥在那兒,靜靜無語,半眠半醒,在做出場前的醞釀和凝神準備。
突然,一股滾燙的白水注入杯中,猶如強烈的聚光燈射向杯底,頓時,仙毫們一起站起來,長身舞動,上下飄拂,好像在潭中踩水,搖而不倒,溺而不迷,做有節奏的表演。最後分成兩列,一群站在底層,一群升到頂端,接受檢閱。然後,綠體舒展開來,慢慢地,將白水浸染成綠黃色。
衝茶姑娘開口說:我們西鄉茶,條形優美,湯色清亮,香高味濃,含鋅富硒,請大家品嚐。
接著,纖纖細手將茶杯送到麵前。
我接過茶杯,抿了一小口,有一股甘澀純厚的草香味兒,流入腸胃,舒服。
上午,我們去茶山踏青。車出縣城,向東南方向行駛10多公裏,緩緩地爬上山坡,來到鵬翔茶葉公司的豐東基地。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巒嶺起伏,丘坡上茶樹成行,滿目青翠。遠處雲霧繚繞,白紗輕掛,山峰排列有序,錯落迭加,朦朧中顯出層次,恰似一幅水墨淡描國畫。我們張口呼吸著新鮮充足的氧氣,享受大自然的福賜。
忽然,有歌聲傳入耳鼓:
鵬翔有片茶,
長在山凹凹。
山又高,霧又大,
遍山都是黑泥巴。
農藥化肥都不撒,
長出的茶葉人人誇。
原來,山溝裏幾個姑娘在為茶園澆水、鋤草。她們的紅布包、花圍巾就掛在身後的茶樹上,惹得幾位拿照相機的男士連忙奔過去拍照。
要產出好茶,首先要培育出優良的茶樹,西鄉縣有22萬畝老茶園,現在正進行新的轉化改造,將來都會出產無汙染的有機綠茶。
下午,又去鵬翔茶葉公司的加工廠參觀,但見有的機器在裝袋,有的在封口,其中一個是無菌車間,透過玻璃窗望進去,密閉的廠房裏,幾排身穿白衣白褲,戴著白帽白口罩白手套的姑娘們,正伏在桌子上分揀茶葉。她們按照粗細、長短,將茶葉一根一根分別挑進不同的袋中。
我說:這麼細致,一天能揀多少啊?
茶專家段成鵬先生說:每人每天也就一斤吧。
我感歎:真不容易。
段先生說:一片茶葉,從采下來加工到送至顧客麵前,要經過姑娘們的20幾遍手呢。
過去愛喝茶,也曾到老茶山上去看過,知道擇葉、揉條、炒幹,提香等火熱的過程,見過農家作坊裏的混亂和塵灰,真沒想到現代茶葉生產流程這麼幹淨、衛生、規範,讓人放心。
段先生繼續說:我們現在茶園的管理,茶葉的生產技術要求等方麵,已經不低於日本和韓國。有專家放言,19世紀是咖啡的世紀,20世紀是可樂的世紀,21世紀是中國茶的世紀。我們做茶的,有走向世界的信心。
晚上,又到這雅致的茶館裏來品茗。
一邊看茶藝表演,一邊聽古箏彈奏,在激動中,不禁多喝了幾杯。
回到賓館,竟然久久難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