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商業評論》:4月18日,東風發布戰略。最近幾年,從集團層麵發布企業文化戰略的企業不多,東風發布的背景是什麼?
朱福壽:首先,東風汽車公司已有45年曆史,這是大前提。從艱苦創業,到快速成長,到改革調整,到開放合作,東風已經曆四個階段,現在是第五階段——協同發展階段。我在很多場合被同行或者媒體問到這樣一個問題:走過45年,東風值得總結的內在東西是什麼?我們需要進行總結和提煉。其次,更重要的是,東風已進入一個全新階段。現在的東風汽車公司跟過去的第二汽車製造廠,跟1992年更名時的東風汽車公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組織構架,我們的治理模式,我們的發展戰略,我們的經營管理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那麼,這個階段如何用集團文化更好地來指導東風下一步戰略發展、戰略選擇和戰略目標。因此,我們有必要結合過去和現在,並麵向未來,提出文化戰略。
第三,還有一個大背景。去年國家專門立項討論中國企業文化戰略問題,這是東風發布戰略的政治背景。企業之間的競爭,過去叫管理,或者叫傳統管理,第二階段是科學管理,第三階段是企業文化管理。從這個角度,我覺得文化是原生力。
一個企業如能在文化上得到貫徹執行,這是無形價值,比行政力量、製度和協調的效率要高得多。如果企業文化得到認可,那麼它的行為準則,它的價值觀,它的方法論就會形成。因此,全麵樹立東風公司文化戰略,為未來更好地麵向一個永續發展的百年東風,一個麵向世界的國際化東風,一個在開放中自主發展的東風,都非常有意義。
2013年,我們就提出戰略,用一年多時間進行梳理,通過大量調查訪談,各基層黨委開座談會,對東風公司所走過的五個階段進行提煉總結。
從1969年到1980年是艱苦創業期,主題詞是奉獻;從1981年到1993年是快速成長期,主題詞是進取;從1994年到2000年是改革調整期,主題詞是務實;從2001年到2010年是開放合作期,主題詞是開放;從2011年至今則是協同發展期,主題詞是創新。
第五階段協同發展期為何從2011年開始?這一年對東風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個階段很有意義。第一,2011年正好是中國汽車工業經過10年高速發展後,當年增幅僅為2.45%。第二,我們預計,從2011年開始,汽車可能進入微增長期。第三,在微增長階段,東風公司內部進行全新布局,提出“大東風,大自主,大協同”概念,提出“三個東風”願景。第四,接下來,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綜合這些因素,我們將2011年作為第五階段開始之年。
就在東風戰略發布前兩天,東風風神提出“風神公約”,再從源頭追溯,則是東風日產的共同行動綱領。要達到共贏,就必須遵守一個共同契約,這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以此來解讀東風入股PSA,雙方如何做到共贏,是不是與戰略背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