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由誰出任?
我們體現的是東風特色,實行董事長和總經理雙組長製。
您講的這些,主要是對管理層和員工的激勵。但另一方麵,混合所有製還需要解決對核心領導層的激勵措施。比如像您和徐平董事長這樣的領導層,又該如何激勵?我們講國有企業的激勵機製問題應該市場化,但東風公司由於曆史原因,旗下各事業板塊——包括新老事業、合資公司和非合資公司都不同。簡單講,按照公司標準,各事業板塊之間職務級別相同,但工資級別卻不同,這肯定就會出現不平衡,這怎麼處理?這是其一。
其二,作為央企,東風公司高管薪酬與行業高管,與合資公司和民營公司之間的差別就更大。
其三,倘若給公司高管漲工資,則會加大與員工之間的不平衡,這麼大基數的員工怎麼辦?這三個問題導致市場化推進艱難,如果長此以往,國有企業怎麼留住人才,誰來發展國有企業?
至於對企業領導人怎麼激勵,我想,我在這裏不是唱高調,對於薪酬上的激勵,我們不把它作為主要考慮因素,不會因為沒有就心理好像不平衡。不是這樣。我們這些人畢竟從國有企業培養,今年是我到東風公司工作的第30年。應該說,經過企業的培養,經過黨和人民的培養,才走到這個位置上。
作為一個東風人,我想,更重要的還是一種責任。東風有16萬員工,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要建成百年老店。我們雖然不能保證幹五年或者十年,但作為領導班子成員,你要完成你這一屆的曆史使命,你要把東風精神傳承下去。因此,盡管有這些實際情況,我們追求的是能不能把企業做好,給社會,給企業帶來價值,這是主要因素,而對個人的激勵不是主要考慮問題。
也就是說,能到這樣的崗位,能擔負這麼重大的責任,本身也是一種激勵。
可以這樣理解。因為你做好了,對社會也有價值。
我們想知道,您的曆史使命是什麼?
不能說是我的曆史使命。一代人幹一代人的事。我們這一代班子成員,年齡上不是最精幹的時候,因為平均年齡偏大。但我們肩上的任務非常艱巨,關鍵又處在快速增長後的微增長周期,這是一個大特點。
第二個大特點,東風自主事業麵臨巨大壓力和挑戰,同時,又麵臨著新能源汽車的挑戰,麵臨國際化的挑戰。即使在東風公司內部,我們還麵臨著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如深化改革,管理優化,組織優化,業務優化以及兼並重組等。
這些大問題怎樣才能解決並為未來打下很好基礎?如果能做到這些,能使東風持續發展,我們這一代班子成員的使命才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