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省”

近年來,PSA集團一直以“複興”為目標,但卻始終在掙紮。

2008年,PSA開始了虧損夢魘,這也直接導致時任CEO克裏斯蒂安·斯特雷夫(Christian Streiff),在合同期未滿時被解雇。

而菲利普·瓦蘭自2009年上任後,亦並未破解PSA虧損難題,並在歐債危機的拖累下虧損額創下曆史新高。2013年,虧損雖然減少,但仍達23億歐元巨虧——近2年以來,PSA已經累計虧損達75億歐元。

瓦蘭在任時采取了多方努力,但卻未有力遏製虧損,而“力爭在2014年恢複運營現金流平衡”的承諾期限尚未到,便已被迫卸任。

如今唐唯實的戰略路線圖與瓦蘭當初所努力的目標一致——正現金流與盈利:最遲2016年實現集團經常性經營自由正現金流;在2016年~2018年期間,集團經營性自由現金流總額達到20億歐元;到2018年,整車部門的經營毛利率達到2%,在後續覆蓋的2019年~2023年中期規劃裏,設定的目標值為5%。但為了避免重蹈瓦蘭的曆程,唐唯實選擇了不盡相同的方向。

瓦蘭的策略似乎可以用一個“省”字來概括——彼時PSA計劃在歐洲裁減8000名員工,甚至包含法國本土工作崗位;此外,他還關閉了巴黎附近的奧爾奈組裝廠,並出售資產、節約成本、減少庫存。

截止到2013年底,PSA已經節省了9億歐元的成本。之前的策略看起來已經初見成效,但實際上PSA的裁員、關閉工廠等策略讓其對外麵臨政府、對內麵臨勞方的壓力。在與工會的妥協之下,PSA已經承諾未來兩年內不會再關閉設在法國本土的工廠。

在雷諾期間,唐唯實對於如何提振車企業績,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在雷諾時,他通過降低勞工成本、提升零售價,使雷諾度過了歐洲汽車業的萎靡期。彼時,在歐洲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雷諾利潤出現了意外增長。

如今,唐唯實也在“省”。除了降低成本、節省庫存之外,唐唯實大膽地對PSA現有車型動了“手術刀”——預計在2020年,PSA現有的45款車型將縮減至26款。

這無疑是需要麵對風險的。當下,諸多發展勢頭良好的汽車集團正在竭力占領市場,甚至毫不懼怕“左右手互博”。而對於如今尚未擺脫虧損夢魘的PSA,“把錢花在刀刃上”,恐怕更多的是無奈中的最佳選擇。

唐唯實認為,當前PSA的產品線存在浪費現象。按照其表述,把當下的汽車市場分為A、B、C、D及SUV、MPV幾大細分市場,每個細分市場均涵蓋幾個車型即可,“這樣算來,20餘款車型足已,而目前研發、渠道等方麵都沒有最大化利用資源”。

與此同時,唐唯實強調,車型在做減法時,並不是數據化、機械地減少到26個,“未來的車型將更多地是為各地量身定做的車型,而不是所謂‘全球化’的車型”。

未來PSA的工作重心將是減少不必要的產品多元化,以使研發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雖然聽起來似乎並不困難,但唐唯實清楚,“把這個戰略的計劃持續下去,過程會非常非常困難”。

不過,《汽車商業評論》願意相信這個戰略的可執行度,至少目前來看,唐唯實是個地地道道的行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