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CBE的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
計算機教育
作者:林菡 王琳
摘要:相比於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安排略顯滯後。為此,分析了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理論與實驗教學中所存在問題,並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的特點,提出了基於CBE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模式。該模式注重教學中專項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達到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獨立學院;教學改革; CBE;計算機網絡;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TP3-4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10-73-02
0 引言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全球大小各異的網絡通過因特網連接起來,同時計算機網絡也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是企業、事業單位和人們的日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在我國,人才市場上複合型應用人才的需求量較大,這也就決定了獨立學院培養學生的一個方向。本文借鑒CBE的教育理念,嚐試改變以語言或多媒體教學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聯係實際工作崗位中所需的專業技能來進行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改革。
1 傳統模式下的教學問題
1.1 理論教學
在傳統的理論教學環境下,大多數學生對於所學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常處在“半知半解”的狀態,他們從書本上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理論知識,在真正麵對實際問題的時候,卻無從下手,不能靈活使用其所學。
通過教師對於課本內容的逐一講解,學生也隻是處在被動式教育之下,這樣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就可能會產生反感,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學不到實際知識。
此外,從教學手段上來看,多媒體課件教學是計算機網絡課程講授主要的教學手段,這種形式下,減少了教師板書時所浪費的時間,可擴充授課內容,為教師授課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幫助,但是,過分依賴課件也存在某些弊端,比如,教師在介紹計算機網絡發展相關的內容時,需要詳細講解每個階段發展的標誌,但若使用多媒體授課,教師往往就將其整個發展過程在屏幕上快速展示一遍,對學生來說,就像走馬觀花一樣,看過之後就沒有什麼印象了,這樣很容易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
1.2 實驗教學
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作為計算機網絡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在高校教育中,計算機網絡實驗是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對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試驗,這樣的實驗依附性過強,實驗內容本身缺乏完整性。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並不能將所學知識很好地消化。並且計算機網絡實驗不隻是為了驗證理論知識而設立,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所以,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也需有所改革。
1.3 師資力量
由於獨立學院一般是由普通高等院校和社會上的企業或事業單位等合作創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所建立起來的師資隊伍,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原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礎之上,不僅教師資源有限,而且還需要培養適合於獨立學院自身特點的教師。對於計算機網絡這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教學,需要教師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力。在這點上,獨立學院的師資隊伍還是相對薄弱,有待提高。
2 CBE下計算機網絡教學體係
2.1 CBE的定義
所謂CBE就是能力本位教育,英文名稱是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是一種職業教育思想,是二戰時期,美國針對技術人員的一種培訓方式,到20世紀中期被廣泛應用於職業教育的師資培訓,後又傳到了加拿大,進入20世紀後期,又逐漸推廣到歐洲、亞洲、澳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對職業教育和培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