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七救人

說起這個阿七,朱家灣無人不曉。他在同族弟兄中排行老七,其他十幾個弟兄都想方設法脫離朱家灣,另謀高就去了,唯獨他,要文化沒文化,要本事沒本事,地地道道的一個農民。要說當農民,也沒啥不好的,可他這個農民,有地不會種,有樹不會管,有豬不會喂。一個三十大幾的人,思維能力跟一個四歲小孩差不多。

雖說阿七的智商不高,但朱家灣的人並不討厭他。因為他不做壞事,隻做好事。農忙時誰家叫他搭手幫個忙,他保準不會推辭,你說啥時辰到,他就啥時辰到。栽秧、割麥、收稻、挑捆子、碾場,隻要有大人指導,他幹得非常到位,盡管背上從早到晚都是濕漉漉的,但他從不言累。他幹活向來不要工錢,吃飯有臘肉就行。吃一碗臘肉,是他的最高要求。農活幹完後,你如果不給他臘肉吃,即使是村民組長,他也不買你的賬,弄不好他還會仍飯碗罵娘。

有一年,他幫孫老太太挑完捆子,孫老太太沒給他燒臘肉(不是孫老太太不給他燒,而是孫老太太家裏實在沒有臘肉),他把筷子一撂,飯也不吃就走了。

說起孫老太太,她可是一位剛烈之女。她當姑娘時,在井邊揀到一個男性嬰兒,她母親讓她送人,她說能揀到這個嬰兒,是和這個嬰兒有緣分,說啥也不能送人。因為這個孩子,幾個小夥子都不敢娶她。她一生氣,索性不嫁了,就當一輩子老姑娘。她含辛茹苦十幾年,終於把這個孩子養大了。這個孩子叫剛,取義剛強的意思,隨孫老太太的姓,全名孫剛。

孫剛倒是一個爭氣之人,他沒有辜負孫老太太的一番苦心。上學發奮努力,全國恢複高考的第一年,他就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個小縣城的政府機關當辦事員。由於他從小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工作起來也就應付自如,他一步步地穩打穩紮,現在走上了正廳級的領導崗位。總的說,他還是沒有忘記孫老太太的養育之恩的。起初,他每年都回家過年,娶了媳婦後也回來過幾次。他幾次要把孫老太太接到城裏住,孫老太太說城裏憋得慌,沒有農村裏住得暢快。他幾次要給孫老太太蓋瓦房,孫老太太說她一個人住,沒有必要,她一直倔強地住著那間歪三裂四的的草房。後來,孫剛的官愈當愈大,客觀上工作忙一些,回來的次數就少了,回來也是坐著小臥車,雖說帶了不少營養品,可坐不了多大一會兒就要走。孫老太太也不留,說你忙,就走吧。

前不久,孫老太太去井裏提水,由於井邊路滑,不幸摔了一跤,便一下子臥床不起。灣子的人知道後,都去看望她,許多婦女主動給她送飯、倒屎倒尿,大夥兒都說叫孫剛回來,她緊拉著別人的手不放,說不要影響他的工作。大夥兒說,養兒就是為了防老的,你為了他苦了一輩子,也該讓他報報恩哪。她搖搖頭,說養他並不是為了圖回報。孫剛能為老百姓多辦點好事,她就瞑目了。

然而,一位好心的人還是告訴了孫剛。孫剛聽說養母病得不輕,立馬往回趕。他不想驚動市裏縣裏鄉裏,但秘書背著他還是給市縣打了招呼,市縣的車在他的必經之路等著他,待他回到家,他的一輛車成了一個車隊。

在孫老太太的草房外,聚集了很多人,因為孫老太太已快咽氣了。

孫剛一下車,叫了一聲媽,便往小房裏跑,可秘書一把抱住了他,說廳長,你看那草房外都撐的棱子,那是危房,您不能進!混蛋!我的媽在裏麵,快放開我!孫剛很惱火。廳長,我要保證您的安全!秘書絲毫沒有鬆開的意思。

市縣裏的人說,快派人進去把老太太抬出來!村民組長(退伍軍人)小樊對阿七喊道:阿七,快走,我倆把孫老太太抬出來!阿七答應說:走!

很快,小樊和阿七把孫老太太抬了出來,孫剛撲了上去,哭喊道:媽———孫老太太癟著的嘴翕動了幾下,幹瘦的手摸著孫剛的臉,兩行濁淚溢了出來。孫剛哭著用手抹去孫老太太的眼淚,說媽呀,我回來晚了……

孫老太太微笑著離開了人間。孫剛為孫老太太舉辦了隆重的葬禮,朱家灣的人全都為孫老太太送葬,那場麵在朱家灣是史無前例的。

在孫老太太的葬禮中,阿七特別賣力,抬棺材,挖墓坑,上墓土,阿七都是搶著幹。有人說:別看阿七平時有點傻,但關鍵時刻,他很有眼色。葬禮進行完後,孫剛擺了十幾桌招待大夥兒,阿七被安排在和小孩子一塊吃飯,他的嘴唇噘得老高,他不喜歡別人把他當小孩子看。菜上齊了,雖然有十幾盤,但沒有臘肉。阿七的氣不打一處來,把筷子一甩,扭屁股走了。村民組長小樊叫了他好幾聲,他頭也不回。

孫剛知道後,臨上車前特意找到阿七,把一百元錢給阿七,說是對阿七的感謝,阿七不接,說我要吃臘肉,孫剛說我媽燒五七時,我給你捎來。阿七一聲不吭,嘴唇又是噘得老高。

看著孫剛的小車屁股後麵揚起塵土,阿七罵道:還當官哩,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