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介紹
馬某,女,5歲半,幼兒園大班學生,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玩耍時,把桌子推倒傷了同學的腿,看到小朋友腿上流血,患兒感到害怕,後又被老師嚴厲批評,患兒更加緊張、害怕。母親來接孩子時,立即撲到母親懷裏哭泣。晚上飲食尚可,9點鍾按時入睡,10點鍾左右突然驚叫一聲從床上坐起,失聲哭喊,雙眼緊閉,表情十分驚恐,手指著窗外,緊抱住母親,呼吸急促,麵色蒼白,出虛汗,呼喚不醒,拍打撫摸無效。發作約5分鍾左右,漸安然入睡,次日問及夜裏情況時,患兒不能回憶。
患兒為獨生子,第一胎,第一產,足月順產,發育營養正常,平時患兒健康,活潑可愛。
體格檢查:一般情況良好,心、肺、腹部及神經係統檢查正常。
精神檢查:神誌清,接觸主動,活潑可愛,未發現異常。
心理測驗:兒童行為檢核表正常;學前兒童氣質量表顯示孩子為平易型氣質;兒童智力篩查量表顯示兒童發育商正常。
@@@二、臨床診斷
夜驚症。
診斷依據:典型的臨床症狀及心理測驗結果;符合夜驚症的疾病診斷標準(ICD-10)。其診斷要點如下:(1)突出症狀是一次或多次如下發作:驚叫一聲從睡眠中醒來,以強烈的焦慮、軀體運動及自主神經係統的亢進如心動過速、呼吸急促、瞳孔擴大及出汗等為特點;(2)這些反複發作的典型情況持續1~10分鍾,通常在夜間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階段發生;(3)對他人試圖平息睡驚進行的努力相對無反應,而且這種努力幾乎總會伴有至少數分鍾的定向障礙和持續動作的出現;(4)對發作即使能夠回憶,也是十分有限的(通常隻局限於一到兩個片斷的表像);(5)沒有軀體障礙如腦腫瘤或癲癇的證據。
@@@三、案例分析
睡驚症或夜驚症是出現於夜間的極度恐懼和驚恐的發作,伴有強烈的語言、運動形式及植物神經係統的高度興奮。個體通常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階段驚叫著坐起或下床,常常衝向門口似乎要奪路而逃,但很少會離開房間。如果有人想平息夜間驚恐發作,可能會導致更強烈的恐懼,因為個體不僅對他人的努力相對無反應,而且有幾分鍾會喪失定向。醒後對發作通常不能回憶。由於這些臨床特點,個體在睡驚發作期間極有可能受傷。
其原因有:(1)遺傳因素,夜驚症患兒約一半有陽性家族史與大腦發育不完全成熟有關。(2)心理因素,這是造成夜驚的主要原因。如家庭不和睦,患兒突然離開親人到—個陌生的地方;受到老師或者父母親的指責和批評;入睡前聽了恐怖故事或者看了恐怖內容的電視、電影等;白天過度興奮或者疲勞都可以成為夜驚的誘因或病因。
@@@四、治療及幹預
(1)消除夜驚的各種心理因素:養成好的睡眠習慣,營造和睦的家庭氣氛,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平時父母要多與孩於進行心理溝通,給孩子精神上的愛撫,以消除孩子的緊張和焦慮,穩定孩子的情緒。
(2)不要威脅或恐嚇孩子:避免聽過於緊張、恐怖的故事和看恐怖的電影、電視,睡前不應指責、懲罰孩子,讓孩子在平靜舒適的環境裏入睡。
(3)夜驚的保健措施:夜裏孩子發生夜驚時,應及時摟抱孩子即使不能喚醒孩子,也要不斷拍撫孩子,直至孩子繼續入睡。
(4)藥物治療:經常發生夜驚的患兒,往往影響第二天的日常活動或學習,說明患者伴有持續的緊張焦慮情緒,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入睡前給予少量的鎮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