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晚報時事新聞報道如何更給力(2 / 3)

而報紙時事新聞報道則可以比較好地解決新聞“碎片化”問題,使之整體化,提高單位麵積的含金量。這一方麵是因為報紙自身特點,另一方麵,晚報時事新聞編輯越來越注重對新聞的梳理、精編和細致整合,優化版麵信息量。

一般情況下,晚報時事新聞編輯每天早上通過手機或電腦連入網絡,迅速瀏覽各大新聞網站和早報的時事新聞版,確定選題,以“人無我有、人有我變”為原則,從海量信息裏精挑細選、去偽存真,揉入最新、最有價值的內容呈現在版麵上,達到“一報在手,不用網上東奔西走”的效果,極大方便了讀者閱讀。

《合肥晚報》A17封麵版“大事眼”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高含金量版麵。這是去年8月份合肥晚報改版時重點打造的一個全新的版麵,基本固定在A17封麵版,主要報道發生在國內國際的大事。有價值的新聞被集中提煉成簡短的篇幅,圍繞在一個主題下麵,用導讀、正文、資料、評論等多種形式加以表現。大幅高清照片,創意十足的版式,形成極強的視覺衝擊力,成為晚報的明星版麵。“大事眼”在稿件處理和版式設計上淋漓盡致地體現出晚報時事新聞的優勢,不但將新聞做大做強,最主要的是做好看了。

2、“搜索引擎”可做好幫手

新媒體新聞很大的一個特點是: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總能迅速鏈接出以前的和相關的資料,極大地延伸了新聞內涵。特別是碰到重大突發事件,搜索引擎的作用表現得更為突出。

晚報時事新聞報道,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有限的版麵上盡量講清楚新聞的“5W”(When何時、Where何處、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滿足受眾需求。

新聞鏈接看起來瑣碎,但作用卻不小。例如2011年1月19日《合肥晚報》A17版,主題是:“中美再握手 世界共期待”,編輯除了編發胡錦濤訪美會晤奧巴馬的硬新聞外,還用了奧巴馬“家宴”胡錦濤的稿子,並用搜索引擎找到奧巴馬“家宴”的座位圖及鄧小平訪美參加美國國宴的菜單作為版麵補充,這樣一來,整個版麵既莊重又不失活潑,增強了可讀性。

搜索引擎的另一個作用是尋找稿件時的便利性。隻言片語,就能搜索出更詳盡更有價值的新聞。但是,由於搜索引擎所能搜到的內容繁複蕪雜,用它為報紙服務時,一定要辨別真偽,去假存真。堅決杜絕和避免以訛傳訛,以假亂真。

2008年7月,國內某報在題為《韓中文化戰爭》的文中寫道,“韓國成均館大學曆史學係教授樸芬慶發現中國人孫中山,實際上身上流的是韓國的血。”報道一出喧嘩四起,後經國內外媒體追查,此文源於“天涯”一篇名為《朝鮮日報:孫中山原來是韓國人》的帖子,韓國駐華大使辛正承則表示,有關《朝鮮日報》刊登“孫中山是韓國人”的報道說法屬於捏造事實。這樣未經核實,盲目從網絡上搜索新聞的教訓深刻。

歲末年初,2010年十大假新聞也陸續在媒體公布,涉及的基本上都是時事新聞領域的大事,很大一部分稿件是從論壇或微博上來,編輯在使用時未經核實或為了追求轟動效應,讓假新聞鑽空子上了版麵。這無疑給晚報時事新聞編輯一記警鍾,在使用搜索引擎在網裏“撈魚”時,要慎之又慎。

3、網絡熱詞移步報紙版麵

無論是對香港遊客菲律賓遭劫持的關注直播,或是對“3Q”事件的淡定圍觀,2010年的互聯網依舊風起雲湧。一個個新聞熱點,新聞熱詞,在網絡的推動下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