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校園電視如何實現“三貼近”(2 / 2)

三、節目形式豐富多彩,契合青年學生特點

校園電視觀眾具有文化層次高,思想活躍,愛好廣泛,信息需求多樣的特點。校園電視要做到“三貼近”,還必須在節目形式上不斷創新,辦出特色,用師生熟悉和喜歡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贏得觀眾。經驗告訴我們,校園電視要辦得有特色,也必須走節目欄目化的路子,通過一些特色欄目,體現傳播者的指導思想和宣傳意圖,這樣既便於觀眾收看,同時也有利於樹立校園電視的整體形象。設置欄目首先要分析觀眾的收視特點和學校的環境特點,既要有新聞性、教育性的欄目,又要有服務性、娛樂性的欄目。根據實踐,我們體會到,高校校園電視設置以下一些欄目,比較受師生歡迎,也能突出校園電視的特色:

“教育新聞聯播”:從中國教育電視台適時轉播,或根據學校電視播出計劃收錄後擇時播出。

“校園新聞”:反映本校師生員工的工作、生活,報道學校動態,傳播社會信息等。

“校園電視論壇”:圍繞學校學術科研以及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邀請本校師生做客演播室展開討論。

“熒屏風采”:製作播放本校師生自己創作、表演的文藝節目或校園文化活動的實況錄像。

“你點我播”:播放師生員工點播的各種文藝節目,直接為師生服務。

“輕鬆一刻”:將一些優秀的喜劇、相聲、小品或師生自娛自樂的節目經過選編後播出。

“周末劇場”:選擇一些品位較高、積極、健康、向上、有趣味性的優秀影視劇在周末播出。

“體育博覽”:編輯播出有關國際、國內、校外、校內的體育活動和重大賽事的節目。

“就業信息”:介紹社會上人才市場情況,發布招聘信息,為大學生擇業、就業提供服務。

另外,還可以開辦一些配合學校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欄目,如“學說普通話”、“外語學習”、“探索與思考”、“德與行”等。

四、報道內容立足校園實際,貼近師生生活

李長春同誌說:“貼近實際,就是說實話,就是貼近中心,貼近大局,不能脫離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主戰場。”②大學校園電視要貼近實際,就是要立足校園,反映學校各方麵發展變化的實際情況。圍繞唱響主旋律,圍繞學校黨和行政的中心工作來進行,準確、客觀地反映校園實際。師生的利益與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他們無論是在工作、學習、文化、娛樂、生活、休閑等需要上,還是從了解時政、獲取信息的考慮出發,都比從前更加關注校園電視內容,尤為關注學校改革發展工作方方麵麵的動態信息。

貼近生活,是指貼近廣大師生員工的現實生活,“以生活為源泉,真實地反映和表現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深入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去,”③關注民情、民生和民意,並引導群眾的社會生活。在學校,就是反映廣大師生員工工作、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和思想動態,反映大家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並促使問題的解決。事實上,學校師生員工的日常生活是相當一部分校園電視新聞信息的主要來源,強調校園電視報道貼近生活,也就是從根本上擴大和豐富新聞信息的來源。這與“三貼近”原則是一脈相通的。

除了以上幾個方麵,大學校園電視要真正實現“三貼近”,還要在指導思想上和領導體製上予以保障。要樹立強烈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充分發揮媒體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從情感上貼近師生聽眾,在共鳴中弘揚民族精神,弘揚科學精神,弘揚社會正氣。隻有這樣才能加強對校園電視工作的領導,更好地履行校園電視工作的職責,才能夠把握宣傳思想工作大局,想師生之所想,急師生之所急,從根本上維護師生的利益。同時,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重要原則和製度,必須始終牢牢堅持。學校應該對校園電視加強領導,健全相應的組織,並進行規範化的管理,以保證校園電視充分發揮其應用功能,並健康有序地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①②③《從“三貼近”入手,改進和加強宣傳思想工作》,《求實》,2003(10)

(作者單位:甘肅河西學院傳播係)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