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催生新聞創新
對新聞編輯而言,創新是指通過對現有新聞素材的觀察、分析、綜合、推理、想象,突破原有知識範疇和思維定勢, 從中發現新價值,創造新產品、新形式的過程。批判性思維是創新思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新聞編輯主體在編輯活動中的批判性思維常常催生創新之舉,讓報紙亮點頻現。
2008年8月24日,北京奧運會閉幕。當晚,本報編輯在策劃次日頭版版麵時,對本地市場其他各家報紙第二天頭版版麵進行了預測,覺得很多報紙都會以閉幕式圖片作為主打,渲染歡樂氣氛。於是,本報另辟蹊徑,決定次日頭版整版隻發一幅卷軸卷起的圖片,配以“長卷已掩,難說再見”的主標題。第二天,報紙出街,本報頭版以其清新亮麗、意味深長獲得讀者和同行的廣泛好評,同時,有效地實現了與同城媒體的差異化競爭。
三、新聞編輯主體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批判性思維培養包括兩方麵內容:批判性思維技能和批判性思維者的人格特質。批判性思維訓練相應包括兩個取向:一是技能取向;二是意識取向。在報社內部,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培養新聞編輯主體的批判性思維。
1、優化新聞編輯知識結構
廣博的知識存儲、合理的知識結構是新聞編輯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基礎。《皖江晚報》鼓勵新聞編輯人員不斷拓寬知識麵,同時在自己的本專業上下功夫,做學者型編輯。報社出台了許多具體措施落實推進編輯人員的繼續教育,對編輯人員改善現有的知識結構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2、倡導編前會頭腦風暴
開好每天的編前會是培養新聞編輯批判性思維的另一個有效途徑。《皖江晚報》鼓勵新聞編輯人員在編前會上各抒己見,以激發批判性思維,催生盡可能多的觀點,並通過群體參與達到更高的創造性協同水平。
3、在評報中引入批評內容
此外,皖江晚報還在經常在評報會上,引入批評內容,把自己的報紙和同城其他報紙放在一起,對稿件內容、策劃水平、版麵設計、編校質量、社會效果等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分析幾家報紙就同一新聞事件的不同處理手法,提高新聞編輯的批判能力。
4、營造良好的交流環境
《皖江晚報》倡導厚德務實的價值觀,刻意培育健康的團隊文化,主張“學會同他人交流”,不僅僅為了互相了解,更為了消除偏見。倡導具有開放性的批判性思考,既要敢於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又善於傾聽和采納別人不同的意見,在良好的交流過程中使批判性思維得到提高和深化。
參考文獻
①張曉芒,《批判性思維及其精神》【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1(6)64—69
②Dembo,M.H.Apply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th). NewYork& London:Longman,1994
③劉儒德,《論批判性思維的意義和內涵》,《高等師範教育研究》,2000年1月第12卷第1期
(作者單位:皖江晚報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