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意新聞記者的總體人格培育
(1)端正工作態度,培養良好的新聞職業作風
培養良好的新聞職業作風,是培養新聞記者的職業精神的關鍵。新聞記者在新聞實踐中必須有嚴肅、嚴謹、求真和務實的職業態度。這就要求我們的新聞記者要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克服守舊觀念,深入新聞第一線,忠於新聞事實。同時要嚴謹地開展調查研究,切準時代的脈搏,全麵、正確地把握社會的本質和主流,嚴肅、認真地考慮新聞報道的社會效果。報道新聞時要做到講真話、說實情、抓“活魚”。作為黨的新聞工作者,我們還要勇於奉獻、敢於犧牲,耐得住寂寞;把握規律、富於創造,推進新聞宣傳工作的創新。
(2)嚴格恪守新聞職業道德
“新聞職業道德是指新聞記者在新聞實踐中所應遵循的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新聞從業的行為規範和職業操守,用於調整新聞行業內外的矛盾關係,規範新聞傳播職業行為的一種道德”。④新聞職業精神並不等於新聞職業道德,二者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前者是後者的內涵和動力,後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現和保障。即一名新聞從業人員有什麼樣的職業精神,他就有什麼樣的職業道德;而他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職業態度、職業情感和職業作風,通常也是他的職業精神在實際中的一種體現和反映。
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是衡量他們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的重要標準。加強新聞記者的崗位道德培訓,對新聞記者進行職業道德規範訓練,避免以職業技術培訓代替職業道德培訓的做法,要通過嚴格的道德培訓和崗前、崗中培養,讓新聞記者要持證上崗,以德立崗。
3、提高新聞職業技能,化“技”為“道”
新聞記者在抓學習,講整治,樹正氣的基礎上,還要有熟練的新聞業務才能,這是培養新聞職業精神的最基本、最根本的要求。新聞工作的性質和職業特點,都決定了新聞記者要具備極強的業務能力。新聞記者不同於作家,必須和社會上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做朋友,新聞記者必須具備相當的活動能力,才能找到線索和采訪對象。不僅如此,新聞記者還要有強烈的精品意識、頭條意識。不僅如此,隨著現代傳媒的不斷發展,對新聞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記者不僅是采編一體的複合型人才還要是有特長的專用型人才。隻有具備了熟練、精湛的業務才能,我們才能談得上培養新聞職業精神,才能更好地為黨和人民服務。
4、倡導新聞記者對職業道德的自覺踐行
與其它職業道德一樣,新聞職業道德是一種知行合一,卻又知易行難的實踐性道德,其實踐的品格蘊含著道德主體躬行的律令。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必須努力去敬業、樂業、勤業,在新聞職業道德踐行中,要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夯實職業道德根基,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出良好的新聞職業精神。首先,在從業前應當把職業道德內化為從業者的主體素質和發自內心深處的實踐願望,是從業動機與德行品操的統一。其次,在新聞實踐中,應當把職業道德融入新聞實踐中,並通過新聞報道表現出來,實現人品與文品的統一。最後,新聞記者應當定期收集自己的職業行為的社會效果反饋,以便及時調整和校正自己的職業道德行為,以確保其職業道德踐行的恒久勢態和正確走向,實現自律與他律,個人慎獨與社會約束的現實統一。
總之,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因素,切實加強新聞記者的自律是關鍵。同時,這又是一項長期、複雜的係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社會也必須建立長久有效的體製和機製作為其有利的保障。隻有這樣,才能切實培養好當前媒介環境下新聞記者的職業精神。
參考文獻
①吳廷俊,《品德與操守——轉型期新聞紙業經身的缺失與重塑》,《新聞前哨》,2006(3)
②孫小臨,《人品與文品俱美——和青年朋友談談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中國記者》,2004(9)
③李東生:《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弘揚新聞職業精神》,2005年11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01/16/content_5612060.htm
④鄭保衛,《簡論新聞記者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建設》,《新聞戰線》,2004(5)
(作者:淮北日報編輯部主任)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