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
作者:韓 雲
【摘要】標語口號是時代的產物。中央蘇區時期《紅色中華》報中出現的大量的標語口號(包括語錄),是版麵編輯的重要元素,其主要作用在於鼓動蘇區民眾、配合版麵內容、增強傳播效果,可以看做是蘇區標語傳播在辦報中的延續。這些標語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其傳播效果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學理基礎。
【關鍵詞】《紅色中華》 標語口號 鼓動 研究
標語口號是時代的產物,對於中國而言,它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政治發展的產物,也是舶來品。①“標語”,作為一個詞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從日本引進國內的,在日文中,“標語”是英語slogan、motto的意譯。②其實,在中國古代,標語口號的形式已經得到了運用。從秦末陳勝、吳廣的“伐無道,誅暴秦”,到清朝嘉慶年間“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俗語,都有標語口號的功效。朱自清認為,“現代標語口號卻以集體為主,集體的標語喊口號,拿更大的集體來做對象。不但要喚醒集體的人群或民眾起來行動,並且要幫助他們組織起來。標語口號往往就是這種集體運動的綱領。”③換句話說,標語口號,是其發布主體意圖對其接受群體從心理上施加影響並試圖引導接受者接受發布者所發布的內容並實施發布者所期望的行為。標語口號,主要訴諸於人的情感,希冀激起人的激情,從而達到發布者所期望的傳播效果。
《紅色中華》在辦報過程中,也將標語口號這種形式引入到了報紙的內容和版麵設計之中,以增強報紙的傳播效果。
一、《紅色中華》中標語口號概況
《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可以看作是蘇區標語傳播在辦報中的延續。有學者通過對江西蘇區標語的考察,認為,標語是江西蘇區高頻率大麵積存在的傳播介質,它開始於草創時期紅軍的自我宣傳;同時,它也是一種特殊的組織傳播類型,在蘇區發揮了具體而顯著的傳播效果。
中央蘇區《紅色中華》中共出現標語口號(包括語錄)640則。(見表1)大字標語,多置於版麵的四個側麵或者版麵分欄處,字號較大,引人注目。小字標語,多出現在稿件的頂部,作為該則稿件內容的配合,增強稿件的感染力。語錄,主要是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的相關決議/宣言,以及張聞天等人的話語節選。(見表2)
由於影音版的《紅色中華》有少許版麵缺角,而且中縫部分未能看到全貌,所以本文關於標語的統計僅限於能夠辨認的標語的數量。
《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在其創刊號中就有出現,即“繼續廣州暴動英勇鬥爭的精神”④。但是,標語口號在《紅色中華》中第二次出現則是在1933年2月7日的第50期,從第50期開始,《紅色中華》改為“黨團政府與工會合辦的中央機關報”⑤,中共中央及蘇區中央局加強了對《紅色中華》的領導。此後標語口號成為《紅色中華》的常規內容,大量出現。
《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自1933年2月開始,成為其版麵安排和內容設置的常規項目之一。這些標語口號內容涉及廣泛,但都是對報紙稿件內容的配合,同時也是對當時黨和蘇維埃工作的配合,發揮著它應有的鼓動作用。
中央蘇區《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主要有如下內容:
(1)經濟建設;(2)擴大紅軍、赤衛隊、工人師;(3)蘇區與蘇區政治、政權建設;(4)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5)反對國民黨的行徑;(6)武裝保衛蘇聯與蘇聯成就;(7)紅軍及軍事鬥爭相關;(8)各種紀念日和擁護各種會議的召開;(9)反對資本家,加緊白區工作、援助白區民眾。
其實,《紅色中華》中標語口號的各項內容並不是獨立的或者有著清晰區別的,它們大多根據當時黨和蘇維埃政府、軍隊的工作及當期報紙的具體內容來安排,上述諸項內容相互參雜。
二、《紅色中華》中標語口號的主要功能
標語口號是《紅色中華》版麵安排的重要元素,傳遞著重要的信息,同時也發揮著它應有的功能。
1、鼓動功能
列寧關於報紙的作用和功能的著名論斷:“報紙不僅是集體的宣傳員和集體的鼓動員,而且是集體的組織者”⑥,在1920年末被介紹到中國⑦。到1933年,列寧的這句名言已經在江西蘇區廣泛流傳⑧,成為辦好報紙的響亮口號,《紅色中華》還把列寧的這一名言印在毛巾上發給通訊員。《紅色中華》的辦報實踐也是在踐行報紙的“宣傳”、“鼓動”和“組織”功能。而《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則主要發揮報紙鼓動功能。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對“宣傳”和“鼓動”有詳細的總結:“宣傳工作是在於把一個問題從理論上解說明白,使比較少數的人了解這個問題的原因、結果、前途和發展規律,給比較少數的人以許多觀念。鼓動工作是在於從一個問題中抓住人人都知道的事實,給廣大群眾以一個觀念,極力激起群眾的感情。”“宣傳工作主要是文字上的,並帶更多的經常性,而鼓動工作則主要是口頭上的,並多帶臨時性。”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