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存在主義的視角讀解《立春》的主人公王彩玲(2 / 3)

一、藝術家與庸人——王彩玲與周瑜

影片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是周瑜,他騎著自行車夾雜在擁擠的人群中,車筐裏裝著青菜,這些都顯示出周瑜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庸人。他被王彩玲的歌聲吸引,對王彩玲充滿了崇拜和欽慕,想要跟王彩玲學習唱歌。但是王彩玲看不起周瑜,她答應給周瑜上課,條件卻是“一節課十塊錢”,是因為她要把自己辦進北京去,“三萬塊可不見得夠”。

周瑜帶黃四寶去找王彩玲,並不是真的想幫助黃四寶,而是為了進一步接近王彩玲。在黃四寶給王彩玲畫人體的時候,周瑜喊來了警察;黃四寶去了深圳以後,周瑜拿著王彩玲的畫像去敲詐黃四寶的媽媽,並用得來的錢買了兩個BP機。周瑜說:“他(黃四寶)走了,我挺高興的,少了個眼中釘,說句心裏話,他考不上我就是挺高興的。”這些都顯示出周瑜對待朋友是虛偽而且卑鄙的。周瑜用BP機向王彩玲求婚,他認為“咱倆條件都不咋地,老老實實過日子吧”。對待愛情,周瑜是卑微的,他看低了王彩玲也看低了自己,或者說他對於王彩玲根本就算不上愛情。

薩特說,“是懦夫把自己變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變成英雄”⑤。王彩玲以“寧吃鮮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拒絕了周瑜。超凡脫俗的藝術家心境怎能容忍與一個虛偽卑鄙的庸人共度一生?

二、藝術家與偽藝術家——王彩玲與黃四寶

透過玻璃窗,窗外的黃四寶將一個塑料環放在地上滾動,黃四寶的純真打動了王彩玲的心。黃四寶熱愛畫畫,卻屢試不中,他的出現讓王彩玲感受到了愛情,她覺得黃四寶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正所謂同病相憐,她認為找到了知己也找到了愛情。

王彩玲答應做黃四寶的人體模特,並將這當作是黃四寶向自己發出的愛情信號,她以為黃四寶是愛她的。在兩人去往北京的火車上,王彩玲得知黃四寶其實並不愛她,但是她認為“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最深的感情隻能是愛情”,這可以看做是王彩玲的愛情觀,她為了自己的愛人甚至願意放棄去北京的機會。

黃四寶醉酒後來到王彩玲的住處,兩人一個在屋內,一個在屋外放聲大哭。王彩玲可以體會黃四寶內心的痛苦,兩人是同命相憐的。就在這天夜裏,王彩玲把自己奉獻給了自己的愛人。當愛情來臨時,王彩玲整個人都神采飛揚了,她帶著少女般的初戀的愉悅,給自己係上了一條鵝黃色絲巾,她在課上教學生們唱《暮春》,她告訴學生們“要用心體會歌詞的內容”。然而憤怒的黃四寶卻在眾人麵前,揪著這條黃絲巾,大聲吼著;“你讓我覺得,你強奸了我”,一掌把她摑倒在地。愛情破滅,王彩玲選擇了自殺。“自殺隻不過是承認生活著並不‘值得’”⑥。在王彩玲看來,失去了愛情,生活著就不“值得”了,她否定了過去的自己,她的思想也開始發生了轉變。

黃四寶去了深圳,做了一個坑蒙拐騙的奸商,與自己當初的藝術夢想背道而馳,成了一個背叛自我的人。當他再次遇見王彩玲時,他隻是提到“錢上麵給她打點折”——他對於王彩玲的感情隻剩下了錢的關係,並以此取得內心的平衡和安慰。

三、藝術家與世人——王彩玲與高貝貝、鄰居

高貝貝是王彩玲理想的一個寄托,王彩玲徹底放棄了北京戶口,全力幫助“身患絕症”的貝貝,當看到貝貝獲獎的那一刻,她仿佛感覺自己的理想實現了。然而王彩玲的善良卻被世人所利用,高貝貝騙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