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輯與作者:共生?寄生?(2 / 3)

四、名錄信息庫

名錄信息庫是編輯利用計算機網絡把作者的信息整理成檔案(表2),提供給出版社的組稿部、營銷部以及其他人員,達到信息資源共享。

建立名錄信息庫,需要編輯掌握大量的作者資源,包括現有作者和潛在作者。獲取潛在作者的途徑一般有以下幾個:①以前合作過的作者;②現有作者的推薦;③學術團體領導人和顧問委員會成員;④向期刊投稿的作者。

一份詳盡的、分類明晰的名錄信息庫,使編輯能夠有效挖掘潛在作者,擴充了出版社的後備作者,使得選題設想的實現不受尋找不到合適的作者而放棄。

五、作者指南

獲取潛在作者的途徑的具體實施步驟,首先要向目標人員和團體散發《作者指南》。《作者指南》是由出版社印製的,介紹出版社的任務、叢書出版計劃、出版流程,並指導潛在作者如何與出版社取得聯係等。它通常采用小冊子形式,簡明扼要,有時刊登相關編輯的照片,給人親切的感覺。

《作者指南》的發行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直接郵寄給潛在作者,或隨其他廣告頁散發,也可以在期刊上刊登廣告,告之可免費來函索取,還可以張貼於展覽會的展台上,亦可印刷在本社出版的圖書的封底上。在《作者指南》中,編輯會承諾在幾個工作日內,根據出版計劃,綜合其他部門的意見,對作者的反饋給予回複,內容包括是否采用作者書稿;如果采用,作者如何向編輯提交出書提綱,提供電子書稿還是紙稿,支付稿酬的標準等。

六、新聞通訊

新聞通訊是出版社組稿編輯向作者發送的一種宣傳通訊。它主要刊載出版社最新簽定的合同,介紹其他作者成功的經驗,未來新書的宣傳活動等動態信息;並且告知作者出版社有新書出版計劃,《作者指南》已相應更新,鼓勵他們來函免費索取。它與《作者指南》一起架起了編輯與作者之間的橋梁。作者通過閱讀《作者指南》、《新聞通訊》,將作品交給出版社使之有機會付梓出版,編輯因此也在原有的作者群外獲得了“意外的收獲”。

七、營銷問卷調查表

西方出版社的營銷部和編輯通常在圖書付梓印刷之後,向作者寄送一份營銷問卷調查表,目的是讓作者參與到圖書的營銷環節中。作者是圖書內容的專業人士,了解目標讀者群所在,因此他們知道該書應該向什麼對象進行營銷,以及如何向他們推銷宣傳圖書,這對出版社圖書的銷售工作無疑會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營銷問卷調查表一般分為兩大部分,采取提問形式,要求作者回答。第一部分是關於本圖書情況的調查,第二部分為征求意見(表3)。

八、重印和修訂稿酬

出版社對作者權益的保障重點體現在對作者稿酬的規定上,尤其是重印和修訂圖書稿酬的支付。在美國,稿酬的支付以版稅為主,重印和修訂圖書的版稅一般在簽定出版合同時明確指出,包括版稅的支付標準、支付方式、支付時間等。在我國,有兩個原因阻礙了重印和修訂稿酬的支付。第一,長期以來我國出版社支付作者稿酬以一次性稿酬為主,即在圖書第一次印刷支付完整稿酬。後來出現了“一次性稿酬+版稅”形式,單純支付版稅形式還多用於市場書,其他類型的還比較少。第二,作者不太清楚自己的權利歸屬,不知道重印和修訂圖書時還有報酬;有些出版社根據市場需要重印或修訂圖書時,也不再征求作者的意見,不再通知作者,稿酬也就無從談起。鑒於上述情況,盡快解決以上問題,落實和維護作者的權利,作者與編輯的合作程度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