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結尾。家長要始終記住,緊急心理援助的目的是減輕危機事件當事人的心理壓力,為孩子的需要提供及時的幫助,推動其心理功能的有效發揮,而不是引出或了解其經曆危機事件的細節。
三、絕招就是升華
與其扼殺消極情緒,還不如尋找導致消極情緒的外界因素。隻要個人積極努力,社會回歸常態,消極情緒也就會回歸正常水平。痛並生活著,本是人類高貴的天性。苦難也可以是美麗的,這聽上去很難接受,隻有當你挖掘得足夠深時才能理解。
對付災難,最重要的一個方法是升華,這是絕招。把消極情緒上升為創新就是升華。例如,歌德失戀後,寫出《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就是升華。又如,物理學家普朗克在研究物理時,家庭屢遭不幸:妻子去世,兩個女兒又先後去世,一個兒子死於戰爭。他用加倍的工作來轉移自己內心的悲痛,結果提出了量子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升華。
2003年SARS後,有人好了瘡疤忘了疼,野生動物照樣吃,寵物狗照樣亂養,痰照樣隨地吐,咳嗽噴嚏照樣對著人。這就是不肯升華,循環而不肯上升。在2008年“5·12”之後,如果不愛學習的變得愛學習了,不講公德的變得講公德了,官僚主義變得為公民服務了;整天內鬥的變得寬宏大度了,諸如此類,我們也就沒有白經曆這場大災難。
麵對突發事件,提高應對能力,具有重大意義。盡快建立支持體係,不僅應該在硬件方麵進一步提高心理谘詢、心理疾病診治、心理危機幹預等方麵的物質條件和科技水平,而且應該在軟件方麵全麵廣泛地提高全體社會成員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自覺意識,強化促進自身心理健康、提高適應能力的知識和技能。
如果隻看到風險的危害,忽視風險的內在機遇,社會總是被動應付。漢語“危機”這個詞挺有意思,它有兩層意義:危是危險,機是機會。危險的來臨不僅帶來災害和痛苦,同時帶來了時機與機遇。古人就說過一些話表達這樣的意思:“多難興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禍兮福所依”等。這裏的關鍵是轉化,要靠人的努力奮鬥,靠升華。司馬遷受到皇帝的不公平刑罰後,堅持寫出千古流傳的《史記》,這就實現了禍到福的轉化。這是最好的一個絕招——升華。
一個人看不到危機,才是他最大的危機。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人生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充滿痛苦的過程。如果危機來臨,用不著大驚小怪,在痛苦的升華過程中,生命才能得到錘煉,人生才能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