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自衛隊坦克(2 / 2)

1990年,90式坦克的價格就高達850萬美元,而同期的美軍M1主戰坦克的價格隻有300萬-400萬美元。由於價格昂貴,僅生產了341輛,集中裝備在北海道的第七師團。90式的發動機是二衝程發動機,馬力輸出高達1500。但從技術上而言,二衝程發動機較為落後,油耗高且對油品較為挑剔。同時期的德國和前蘇聯已經普遍使用四衝程發動機。

日本並未在90式坦克裝備自衛隊後立刻著手研發新坦克,這與冷戰結束後,日本原作戰對象蘇聯的解體有很大的關係。直到2002年,日本防衛廳才重新啟動新坦克的研發。此時的日本在發動機技術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突破,第四代10式坦克開始,新的四衝程柴油發動機被普遍采用。該發動機的功率僅有1200馬力,低於90式主戰坦克。然而由於其自重下降了6噸,因此加速性能和極速性能超過了曆代日本坦克,公路時速可達70公裏(90式坦克最大時速僅有65公裏)。有趣的是,該坦克還采用了無級變速裝置,使得這款坦克的操作幾乎跟自動擋的車一樣。

2010年日本自衛隊在位於埼玉縣的朝霞訓練場舉行了三年一度的海陸空閱兵式,自衛隊展示了坦克、裝甲車等共240輛。

10式坦克也采用了當前最先進的火控係統。如果僅從火力和防護性能來看,10式坦克與90式相比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是10式坦克具備了網絡中心戰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可以與自衛隊的其他兵種共同分享信息,由指揮係統選擇最佳的攻擊角色。如果步兵發現了目標,而手中的武器無法將之摧毀時,附近的10式坦克則可以根據步兵發出的數據信息,直接摧毀目標,即便坦克本身並未發現目標。

網絡中心戰的核心戰術就是讓戰場上的每一名成員和兵器都變成偵察員,發現目標後,指揮係統可以自動選定最適合摧毀目標的兵器與之接戰。10式坦克如果發現自己無法摧毀的目標,也可以將信息發給附近的直升機,引導其進行攻擊。從這點上來看,10式坦克確實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強的坦克武器,因為網絡中心戰能夠將兵器的力量倍增。

除此之外,10式坦克還是一款全玻璃化座艙的坦克。車體四周分布了大量攝像頭,乘員可以通過影像直接獲取360度的外界影像,駕駛員可以徹底關閉艙門駕駛,而毫無視覺死角。

但是10式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相當薄弱,歐美主戰坦克的重量已經重達60噸級別,而10式卻僅有45噸左右,比90式坦克的50噸還要低。幾乎同時研發的韓國K2坦克的重量已經高達55噸,兩者的防護能力顯然具有差距。曆次戰爭證明,主戰坦克的防護能力遠比機動性重要。因為跑得再快,也沒有炮彈的速度快。

外界推測日本這麼做的原因首先是為了節約成本,盡管10式坦克的單價高於90式坦克100萬美元,但是如果算上通貨膨脹因素的話,10式坦克的單價相比起90式,可以說是不升反降。自動擋10式坦克油耗很可能是21世紀新列裝坦克中最低的一款。

更輕更快的10式坦克更適合城市反恐作戰的要求。同時基於奪島作戰的需要,也有利於運輸。自衛隊氣墊船載重可達75噸,如果運送一輛10式坦克的話,還可以同時運輸一輛步兵戰車與之配合作戰。如果運送90式坦克則不行。

1:1的替換掉880輛74式坦克,日本防衛廳的預算遠遠不夠。也許這就是為何日本首相安倍上台後就積極宣傳推廣10式坦克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