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我的優勢,敢於麵對困難和挫折,這樣的人對生活充滿著希望。如果還能夠激發出自己的潛能,那麼你的人生想不成功都很難。一、希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
從前有一戶人家趕上戰亂,家裏人準備遠走他鄉,臨走時他們把12歲的孩子鎖在地窖裏,在留了一些食物後對孩子說:“在這裏等著,我們一定會回來接你。”後來,過了許久,戰亂終於平息了,家裏人以為孩子肯定已經餓死了,但奇怪的是,當他們打開地窖門的時候,發現孩子仍然好好地活著,家人們詢問他是怎麼挺過來的,孩子回答:“我知道你們會回來,我等著你們。”
這就是希望所顯示出來的力量。
希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必需的,貧困、疾病等悲慘境遇有時會讓人感到絕望。而相信希望存在,你便因此有了力量。
二戰期間,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有位猶太人心理學專家被抓進了納粹集中營。納粹分子用各種酷刑對被抓進集中營的人進行殘酷的迫害。不久,很多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相繼死去,而這位心理學專家雖然年齡稍大且體弱多病,卻堅強地活了下來,直到勝利的那一天。在回憶錄中,他寫道:“那時,我始終心存一個希望: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得挺住,一定要活下去、活下去,還有我鍾愛的事業在等待著我。正是這種對事業的渴望和追求的精神在支撐著我,使我成為集中營中少數幸存者之一。那些死去的年輕人,盡管他們有健康的體魄,卻缺少精神的支柱,缺少希望,沒過多久,他們就被酷刑的折磨擊垮了。”
由此可見,一個人什麼都可以舍棄,唯獨不能舍棄希望。任何時候,隻要希望還在,就會有明天,就會有未來。
另外,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你對未來抱的希望有多大,你成功的機會就有多大。所以,希望就是一隻美麗的風車,你做多大的風車,就會得到多大的力量。
通往成功的道路並不平坦,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坎坷或挫折,但是心中擁有希望的人不會氣餒,因為他們知道,希望就是一隻美麗的風車,你跑得越快,風車也就轉得越快。二、抓住生命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2007年,有一個女孩終於考上了大學,這是她第二次參加高考。
人們常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前一年的這個時候,女孩的全家因為她的高考失敗,而愁眉不展。和眾多的父母一樣,這個女孩的父母把孩子能否考上大學看得很重要。女兒沒有考上大學,全家人都像打了敗仗一樣,女孩自己也十分內疚,所以常常是閉門不出。
幾天後,父母和女兒平靜下來了,開始冷靜地看待女孩首次高考落榜——這個不願接受卻又不能不接受的現實。父母拉著女兒坐了下來,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路該怎麼走。幾經權衡,父母建議女兒選擇她本不願意卻又不得不走的“複讀”之路。
因為複讀雖然不一定能獲得成功,但能給女兒帶來一絲希望。而高中畢業後就參加工作,目前根本看不到希望。
下決心複讀,對女兒來說,這條道路很難抉擇。心理壓力大暫且不說,複讀再考能否成功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
父母鼓勵她,幫助她分析了眼前的形勢後,女兒終於找回了信心,咬牙作出了複讀的選擇。
這之後,女兒勇敢地返回了起跑點,決心去實現自己曾經破碎的夢。複讀的這一年,她始終記著父親與她說的一句話:“複讀是你唯一的希望。”也就是這唯一的希望,伴隨著她度過了壓抑而痛苦的“高四”。
為了一個希望,她製定了詳細的計劃,並且認真複習,努力攻克各種難題,並要求父母不給予特殊照顧。終於在2007年的暑假,女孩考上了北京大學中文係。
女孩的班主任分析她之所以能夠從高考失敗中站起身來,進而考入中國著名的優秀學府,除了父母的激勵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女孩一直緊緊地抓住了能夠走出山區的唯一希望——那就是高考。
人生的道路上,不是在每一次失敗後上帝都會給你一個希望,所以當希望出現的時候,你要把它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緊緊抓住。三、傳播希望要比傳播知識更重要
阿靈是個膽小的女孩子,她的聽力也極差。但是在某個夏天的一個夜晚,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狂風呼嘯,阿靈害怕得高聲大叫,並且逃到了父母的房間大聲哭了起來。
父親將阿靈緊緊抱在懷裏輕輕安慰,並且說:“你聽,暴風雨在唱歌。”阿靈停止了哭泣,側耳靜聽。一陣雷聲響過,父親又說:“聽那鼓聲!音樂沒有鼓聲算什麼音樂呢?沒有鼓,也就是沒有節奏和深度,更是沒有精髓。”阿靈點了點頭。
緊接著,又是一陣雨聲。父親說:“我想,我們的樂隊有一隻口琴,你聽到沒有?”女兒仔細聽了聽,說:“不對,我想那是豎琴。”父親輕輕拍了拍女兒的頭,笑了,說:“現在你懂了。閉上你的眼睛,看你能不能抓住這樂聲,如果你能抓住這樂聲,隨著樂聲你就會感覺到它要把你帶到一個奇妙的地方去。”阿靈聽話地閉上了眼睛。她的心隨著豎琴的聲音飄遠,漸漸地睡著了。睡夢裏,她非但不再被電閃雷鳴嚇醒,反而做了一個夢,夢裏有一支她指揮的樂隊,這支樂隊演奏著十分宏偉雄渾的曲子,當然,裏麵還有豎琴和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