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有效地控製時間,就是把要做的事結合自身的情況,做一個統籌的安排。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人們往往不明白自己該怎樣合理地控製時間,如果學會合理地控製時間,事情做好了,時間也不會白白浪費。因為當我們學會控製時間的時候,就已經學會更加有效地利用時間了。
時間是有限的,關鍵是要學會自我控製時間。四、無法管理時間便無法做事
如果你計劃用10天的時間做完一件事,那麼最終你有可能僅用了9天的時間。同樣是一件事,如果你計劃用7天的時間完成,有可能你就真用7天的時間完成了它。這就是時間,有著如此大的彈性和神奇效果。
有一位大公司的經理,一向待客謙和有禮,他每次與客人把事情商洽妥當之後,都很有禮貌地站起身來,向客人握手道歉,歎惜自己不能有更多的時間再跟他多談一會兒。那些客人對他的誠懇態度都十分滿意,不會責怪他隻肯會談兩三分鍾。
大凡成大事者,在不必要的事情上都不會耗費一點一滴的寶貴時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而時間也是彌足珍貴的。對於智者,時間就是金錢,就是成功的籌碼。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在他的中篇小說《查第格》中寫著這樣的一個謎語:“最長最短的東西是什麼?最快最慢的東西又是什麼?我們都無視它,然而不久後又為此後悔不已。如果沒有它,什麼事情也不會成功,它吞下了一切最微小的東西,它也構成了一切最偉大的東西。”答案就是時間!伏爾泰以聊聊數筆,概括了偉大、嚴肅,而又複雜的時間。時間最長而又最短,它的總體無始無終。然而,構成時間的元素卻是短暫的。你剛邁出幾步,一分鍾就消失了;抬一下胳膊,跑掉了兩秒鍾。因此,大文豪歌德曾遺憾地說:“生命苦短,藝術長青。”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沉默時,日子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是我國著名學者、散文家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寫的一段話。一去無返是時間的特性,因此,抓住時間老人的手臂,是何等的重要!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時間是世界賦予我們每個人最珍貴、最公平的財富。我們每個人不能無限期地擁有時間,隻能在這幾十年或上百年的時間裏擁有它,運用它。時間既不能儲存,也不能逆轉。
我們常聽到年過古稀的老人發出這樣沉重的感歎:一輩子太短了,時間過得真快呀!他能回憶起孩提時代的故事、青壯年時期的艱辛,他一生的經曆都能娓娓道來,讓你覺得是一天裏發生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我們心情舒暢、玩得開心的時候,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比如看一場足球賽,看一場精彩電影。然而,當我們身處逆境、心情鬱悶時,會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有度日如年的感覺。一個人出差在外,投宿在一個小旅館裏,夜深了,外麵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想家的心情如潮水般湧起。把手表擺在桌上,聽著表針有節奏地前進的聲音,多希望它前進得快些!一分鍾一分鍾地看著表針的移動,真是一個惱人的漫漫長夜。
時間過得慢,就容易被人忽略;時間過得快,就容易使人追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看似平常卻極其寶貴的時間疏忽掉了,覺得反正今年過了還有明年,今天過了還有明天。今年過得輕鬆一點,等到明年再說吧!今天玩過去算了,等幾天再加把勁。這樣,時間不知不覺溜走了,等到有朝一日忽然醒來,時間已經不多了,就後悔起來。有些年輕人,覺得自己的日子還長著呢,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虛擲光陰。忽有一天,看到昔日的朋友、同學都已有相當可觀的事業,自己卻一無所有,這才追悔不已。所以,古人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時間是最吝嗇的老人,它一分鍾也不多給。時間是最公平的老人,每天給任何人都是24個小時。時間又是最偏私的老人,每個人時間的“含金量”極不相同。時間無價,寸金難買寸光陰。金錢,可以賺取、積累;人才,可以培養;物資,可以生產、開發;可時間卻借不到、租不到、買不到,更無法生產或再生。
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查理斯·舒瓦普去會見效率專家艾維·利。艾維·利說可以在10分鍾內給舒瓦普一樣東西,這樣東西能把他公司的業績提高至少50%。艾維·利遞給舒瓦普一張空白紙,說:“在這張紙上寫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過了一會又說:“現在用數字標明每件事情對於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這花了大約5分鍾。艾維·利接著說:“現在把這張紙放進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紙條拿出來,做第一項。不要看其他的,隻看第一項。著手辦第一件事,直至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方法對待第二項、第三項……直到你下班為止。如果你隻做完五件事,不要緊,因為你總是做著最重要的事情。”艾維·利又說:“每一天都要這樣做。你對這種方法的作用深信不疑後,叫你公司的人也這樣做。這個試驗你愛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後給我寄支票來,你認為這個建議值多少錢就給我多少。”整個會見曆時不到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