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運用現代技術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校長論壇
作者:張述娥
21世紀是信息技術的時代,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展開,使教育形式發生質的變化,網絡化教育將變成信息時代的重要象征和組成部分。教育將麵臨一次全麵徹底的革新,在這場革新中現代信息技術將起到先鋒作用。信息年代的教育,決不是舊有的、封閉式的單純傳授,而是開放的、歸納的、多元的有助於學生多方麵智能發展的係統。
當前,探究性學習已變成國內基礎教育變革中的主要形式,現行的班級授課製和課堂教育將麵臨嚴峻的挑戰。為了變革不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形式,教育部公布了新的課程規範。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進程中的共同體會,倡導自主、協作、探究的學習辦法,要運用圖書館、網絡信息等多中資源進行探究性學習。新課標的公布為教師進行教育變革指明了方向。那麼如何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培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技能呢?
本文所提信息技術主要指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為主體,統籌音像影視技術、校園網絡技術;自主探究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圍繞一定的學習任務,鼓舞學生最大限度地參加到教學中去,展開評論和研討活動,然後發現疑問、提出疑問直至解決疑問的學習活動。
1 研討內容
培育學生問題認識及探究、解決問題的才能,推進學生學會學習;構建基於信息技術的、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情境,完成課堂教學方法的轉變;經過網絡資源的開發與運用,進一步開發和運用好教學資源,提高網絡運用水平和技能,提高教學資源的運用率;探索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才能的信息技術環境構建。注重教育資源開發、校園網搭建以及專題學習網站的建設,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進程中彼此溝通、彼此評論,然後使學生內在的潛力得到激發,自主學習才能得到進步。
營建和諧平等的教育氛圍,鼓勵學生質疑,教師由從前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進步並養成善於自主探究的優良習慣。探索信息技能環境下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評估係統。發掘教材資源,並創造性地運用好利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教材內容。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怎麼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完善學生運用信息資源進行探究式學習,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
2 研究背景
傳統的教學側重於知識的傳授,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實踐脫節,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進程,沒有給學生主體性的培養留下多少空間。學生很少有機會質疑問難,學生的創造力遭到了遏製,學生的學習才能和潛能的發揚被無視,扼殺了學生參加教育進程的自主性。
隨著信息技術進入校園和家庭,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作為信息溝通平台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其信息傳遞時效快、交互性、共享性強等優勢,使學習者具有了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和靈活性,它為學生提供了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源泉,更為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極好的保障。以信息化推動教育的現代化,完成教育的跨越式展開,協助已習慣於“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在新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模式下非常好地發展,執行新課程規範“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網絡環境下,教師要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優化知識構成的過程,改善教學方法,推進學生自主學習,並經過“課內—課外”相聯係、“個別—協作”相聯係,發展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
3 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