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要培養學生學習的意識,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在數學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善於挖掘教材內容中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聯係的數學知識信息,不斷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把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用到數學的學習中來,積累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學習改變了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合作、交流和探究,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合作小組的組建要科學合理,尊重學生自願為原則,同時要注意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要恰當地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培養挑戰意識和探究欲望。如設計發散型問題、互變型問題、探究型問題,選擇開放型問題和一題多解的試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多角度思維的習慣,培養學生的靈活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小組成員之間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要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與施展才華的機會。對合作學習的效果評價要從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進步程度等四方麵進行評價。評價可采取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增強合作學習的效果。
4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編排呈遞進式螺旋上升的模式。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差異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提出差異性的教學目標,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從而充分調動所有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接受能力,客觀分析和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每一個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學習基礎不盡相同,學習方法的形成也有差異,接受能力有強有弱。這就要求在備課前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適合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會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突破點,為自主探索數學問題搭建平台;備課時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點;上課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吃透新教材,掌握數學新教材的特點,這是滲透數學思想的基礎;要充分挖掘高中數學中的數學思想內容,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養成勤於動腦的好習慣,逐步培養獨立思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想的形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引導學生善於挖掘教材內容中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聯係的數學知識信息,不斷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把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用到數學的學習中來,積累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學習的意識,改革評價模式,優化合作學習的效果。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特點,努力探索數學教學中的自主性學習模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胡凱莉.漫談高中數學思想教育的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蘇丹紅.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用到數學的學習中來[J].湖南教育,2010(11).
[3]江海關.不斷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7).
[4]韋輝梁.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整合的技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1).
[5]孔令軍.努力探索數學教學中的自主性學習模式[J].教育導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