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用信息技術預防學生上課走神的策略(1 / 2)

利用信息技術預防學生上課走神的策略

校長論壇

作者:崔寶成 劉樂霞

目前,學生上課走神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除了影響教學質量外,也影響著教師上課的情緒,影響著民主和諧師生關係的構建,因此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亟需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持。

1 上課走神的特征

1.1 十分安靜型

眼神呆滯,兩眼發直,坐在座位上很安靜,樣子也很認真;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黑板或書。聽課不集中精力,心思不在學習上,課後不知道老師講的是什麼,不論什麼課都是一樣。

1.2 自我陶醉型

人在心不在,雖然表麵上平靜如水,一切正常,但是內心卻在想著別的什麼什麼,與上課的內容已經沒一點兒關係。

1.3 活潑型

坐立不安,嘴裏念念有詞;東找找西看看,好像很忙的樣子。這些學生有120%的精力,沒一時安靜,與安靜型的學生正好相反。

1.4 幹脆睡覺型

這類學生有很多原因,如課業負擔過重造成的疲勞,睡眠不足,學習沒興趣等。

總起來說,上課走神就是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心思不在學習上。

2 走神的學生在想什麼?做什麼?

1)上數學時想下一節語文課的作業做好了嗎?要是做不好會不會受到處罰?想著想著,就走神了,就想取出語文作業做做。原因可能是語文老師很“厲害”,人人都怕他。上這科學那科現象很是普遍,但隻限於某些學生。

2)幻想一下中午的美味佳肴,或是偷偷找東西吃。

3)星期六、星期日上不上學?上哪玩?找誰玩?玩什麼?上網,打球,輪滑,遊泳……能想到的能在兩天內的活動,都可以。

4)上課時計劃下課後和別的同學去玩什麼,想著在課間10分鍾內去掉3分鍾後能做的一切事情。

5)想自己的電腦遊戲練到了什麼程度,怎麼樣升級,再找哪個高手一起去玩玩。看了電視連續劇《武林外傳》《哈裏·波特》,想想電視劇中的人物命運接下來會怎麼樣。為古人擔憂,為自己發愁。

6)想起QQ、UC、旺旺,什麼時候再見到你,我的親愛的沒見過麵的網哥網妹;是不是該給網友寫回信了,或是已經開始寫信了。

7)上課做小動作。比如鋼筆或小玩具,或是一塊小紙,都是課上的好玩藝。在課桌上塗塗畫畫,更是學生的特長,每節課都是繪畫課。至於別的,什麼都不是。

8)由於老師、同學關係緊張,老是想著這些衝突和矛盾,心情沉重,沒心思學習。

9)心裏有一些快樂的事、興災樂禍的事,總想快快地告訴附近的同學。如聽到不知道誰說的話,挺招笑的,我就笑嗬嗬地說了兩句,可巧的是被老師聽到了,看見了。其實周圍的同學第一時間就聽到了看到了,老師聽到看到時,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時候了。

其他的還有,諸如:什麼都不想,發愣;胡思亂想,心事重重,小聲自言自語。雖然教師聽不到學生講的內容是什麼,但十分肯定是說了與課堂無關的話題。再就是教師講的課乏味,沒吸引力。部分學得好的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快,常常處於吃不飽的狀態,所以他們認為教師講課的節奏太慢,內容太簡單,聽不聽都無所謂。

3 上課走神產生的原因

3.1 學生方麵

前一天晚上作業太多,或有其他的事,睡得很晚,睡眠不足,大腦疲勞過度,在第二天上課時產生精神上的疲倦、發困;習慣差,由於自己自控能力差,做什麼都漫不經心,懶懶散散,粗心大意;自認為學習不行,對學習失去信心,從而放棄努力,由於自己不想學了,在班裏也認為學習成績上不去了,就不再想關於學習的事了,而是去想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自己對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沒意思;不想聽了,認為自己都會,就沒必要聽老師講,就想、做、聊、議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這些學生往往認為自己學得很好,其實不然,隻是自我陶醉罷了。一些學生主觀上學習自覺性差,不能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學習的內容,主要原因是心思不在學習上;外界因素刺激引起聯想,想象力特別豐富;對自己不理想的事情進行“反複思考”,特別是當自己受了委屈以後,更是沒心思學習。一些學生想著課桌裏好吃好喝的,不知不覺地就想起別的事情;不喜歡某個老師,覺得這個老師沒勁,對所上學科不感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上課走神;由於某些生理、心理方麵的事情,心情不好,無心上課;吃飯沒規律,不是不吃就是吃不上,導致身體不好,身體虛弱,吃飯、休息時間安排又欠妥,大腦無法長時間運轉,體力不支,難於集中精力投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