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性格培養篇(1)(3 / 3)

從1分鍾開始。孩子隻要保持1分鍾的專注力,就予以稱讚,再逐漸延長到一次5分鍾、10分鍾……讚賞、鼓勵是學習的重要因素。

10.從孩子有興趣的事著手。

對孩子興趣的培養,可以采取誘導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訓練注意力。以下是訓練注意力的幾個遊戲:

遊戲一:撲克遊戲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在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孩子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讓孩子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孩子猜對了,就勝。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張數或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這種方法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由於是遊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孩子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遊戲二:開火車

這種遊戲要三人以上參與,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當然如果有爺爺奶奶或其他人參加,那就更好了。為了敘述的方便,現以三人為例,方法是:三人圍坐一圈,每人報上一個站名,通過幾句對話語言來開動“火車”。如,父親當作北京站,母親當作上海站,孩子為廣州站。父親拍手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了。”大家一齊拍手喊:“往哪開?”父親拍手喊:“往廣州開。”於是,當廣州站的兒子要馬上接口:“廣州的火車就要開了。”大家又齊拍手喊:“往哪開?”兒子拍手喊:“往上海開。”這樣火車開到誰那兒,誰就得馬上接得上口。“火車”開得越快越好,中間不要有間歇。

這種遊戲由於要做到口、耳、心並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煉了快速思維反應能力。這種遊戲氣氛活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孩子玩起來,會集中注意力。

遊戲三:“注意看”

遊戲是這樣的:家長一手抓住五六根彩色的發帶,在孩子麵前一晃而過,然後問孩子自己手中有幾根發帶。開始的時候,晃的速度要比較慢,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注意看父母手中的發帶,然後,速度逐漸加快,孩子隻能掃一眼父母手中飄動的發帶。

通過這種遊戲可以發現,剛開始時,孩子答對的次數少,後來,猜對的次數就越來越多了。

這種“注意看”的遊戲,正是在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中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能夠引起自己興趣的事情上,不讓注意力分散。

當然,培養兒童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具體的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家長可根據孩子注意力發展的特點,采取適當的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隻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努力去做,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控製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時好時壞。學會控製情緒是孩子成功和快樂的要訣。實際上沒有任何東西比孩子的情緒,也就是他們心裏的感覺更能影響他們的成長和生活了。

情緒影響一個人的意誌力和競爭力。有的人動輒哭笑,有的人動不動就生氣,這些都是不能自我控製情緒的人。這類人的通常表現是讓情緒隨意發泄,不加節製,最終導致自己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因此,這樣的人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影響,常常做出衝動或過激行為。不能控製情緒,便不能控製自我,從這方麵說,這也是意誌力弱的一種表現。

生活中人可能產生很多的不良情緒,如傷心、憤怒、恐懼、抑鬱、緊張、焦急等。這些不良情緒對每個人的危害都是巨大的,一個人如不能很好地控製不良情緒,將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在競爭中能否勝出,從而影響到事業的發展與成功。所以說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控製不良情緒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好處。

控製情緒對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做事、參與競爭有很大影響,所以應該教會孩子控製情緒的能力。當然,學會控製情緒並不是教孩子在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後,積壓在心裏,不釋放出來。這樣做對孩子的健康反而不利。因此,作為家長要教會孩子通過適當途徑去發泄自己的情緒,而且還要做到既不會傷害別人,自己的不良情緒也得到了釋放。

小葉是個獨生女,平日在家就常常與小狗湯米為伴。她每天上課前總向湯米道別,吩咐它別亂跑,留在家裏等她放學回家。小葉放學回家後,一放下書包,連衣服也不換就先抱起湯米親熱。湯米是小葉最耐心的傾聽者,小葉把湯米當作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