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智力訓練篇(1)(3 / 3)

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就敏銳地觀察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線索。一次他在研究導致肺炎的葡萄球菌時,觀察到試管口長了綠毛,綠毛附近的葡萄球菌都死去了。他沒有放過這個“平常”的情況,深入研究,從綠毛中提煉出了一種菌,這就是青黴菌,後來由青黴菌製成的青黴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弗萊明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三、幫助孩子一起觀察

專家表示,觀察能力是由人體的五官出發,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痛覺、味覺、嗅覺來完成的。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提供一個適度的訓練環境,鼓勵孩子多體驗、多觀察。

1昆蟲學習法。

每個家庭多多少少都會出現螞蟻的蹤跡,這是鍛煉孩子觀察能力的極佳教材。因為,螞蟻是一種相當有組織的動物,它們的分工相當精細,各司其職,又十分講求團隊合作。因此,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觀察,並記錄下結果和進程,幫助孩子理解觀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遊戲學習法。

家長可以運用圖片、卡通、玩具積木等道具來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例如將一大堆不一樣形狀的積木倒在地板上,讓孩子找出同樣形狀的積木,並且分類放好;或是拿兩張相似的圖片,讓孩子找出其中細微的不同之處,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的歸納以及分析能力。

3家務學習法。

做家務也能夠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嗎?答案是肯定的。適當地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並引導孩子進行觀察,然後作出選擇。例如,你可以把洗曬幹淨的衣物通通收進屋子裏,然後請孩子幫你一起做分類的工作: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媽媽的,哪些又是自己的。別小看這些分類的工作,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就和你一起做這樣的分類遊戲,在培養他的觀察力、秩序感的同時,無形中能讓他變成一個整潔且有責任感的孩子!

觀察能力是幫助孩子成就未來的基礎。引導孩子對身邊的事物多加注意和觀察,在此基礎上培養他的思考和學習能力,這是幫助孩子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人類曆史上,尤其是科學發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備敏銳的觀察力。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就是從觀察教堂裏銅吊燈的搖曳開始,經過實驗研究,發現了擺的定時定律;偉大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從小熱衷於觀察動、植物,堅持20年記觀察日記,終於寫成了《物種起源》。他說:“我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隻是在看著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

偉大物理學家牛頓從孩提時代起就喜歡對各種事物進行仔細觀察,而且力圖透過現象看清事物的本質。狂風刮起時,人們都躲進屋裏,牛頓卻頂著沙石衝出門外,一會兒順風前進,一會兒逆風行走,實地體會順風與逆風的速度差。

我國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幼年時就喜歡觀察各種花卉、藥草的生長過程,細致地察看它們如何抽條、長葉、開花,花草的每一處細微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正由於這種細致嚴謹的作風,使他得以糾正古代藥草書中的很多錯誤,最終寫出流芳百世的《本草綱目》。

英國發明家瓦特正是從對燒開的水頂動壺蓋的現象中琢磨出蒸汽機的基本原理,從而帶來一場影響深遠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

正因為在觀察中思考,並將思考與觀察相結合,科學家們才抓住了那些別人眼中稍縱即逝的現象,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通過諸如此類的實例,我們可以發現,多聽、多看,鍛煉感官、積累知識,是觀察力得以發展的前提。觀察的過程是以知識為基礎的,家長要教導孩子在觀察中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並從中獲得感性認識,再進一步進行思考,從而達到觀察的目的。

思考智慧開啟美好未來思維獨創性是高智力的表現,是智慧的精華。獨創性強的孩子在思考的過程中往往比較客觀、實際、有主見。要培養孩子的思維獨創性,首先要為孩子創造寬鬆的家庭氛圍。對於孩子來說,思維和想象是密不可分的。明智的父母不應當阻撓孩子的自由思維和想象發揮,而應該鼓勵孩子“異想天開”,告訴孩子做任何事情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借以消除孩子對書本、對家長的過分相信和過分依賴。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自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