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小高斯還沒有開始動手,他在想,難道一定得經過這麼複雜的計算過程嗎?從客觀上說,他在進行思維的謀劃,謀劃的目的是要尋找一種能夠成倍提高思維效率的策略,這個過程花去了相當於其他同學進行加法計算的二分之一的時間。這時候,老師看見了沉思的小高斯,走上前來問他怎麼了,為何還不開始計算。小高斯說他已經知道答案是5050。老師十分詫異,問他是否提前做過這道題。高斯告訴老師,他通過觀察發現這一組數字中1加100等於101、2加99等於101……這樣的等式一共有50個,因此這道題可以簡化為“101×50=5050”。
高斯的這種“精彩”理論並不取決於他的智商。事實上,它應該取決於高斯自身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創新能力。高斯沒有局限於一般的算法,而是通過自己的思維,找到了一個更為簡捷的方式。這是高斯勤於思考的結果。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培養其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家長引導孩子走向成功的起步階段。發現問題需要觀察,解決問題則需要思考。隻有勤於思考,擅於思考,才能更好地開發孩子的潛能。
運動健康的體魄是成功的關鍵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還會讓孩子變得更開朗,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精神壓力與緊張情緒,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體驗成就感。
眾所周知,運動對於能夠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增強孩子的體質。不僅如此,運動對於孩子的智力提升、自我意識和心理健康都大有幫助。
現代腦科學研究證實:人體的每一塊肌肉,都在大腦皮層中有著與之對應的“代表區”;孩子運動鍛煉的經驗越豐富,越能使正在發育中的大腦得到有益的刺激。不同的運動方式,可以給孩子帶來不同的鍛煉效果。
例如,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籃球,除了能增加肺活量和肌體發育外,還能預防近視眼。因為打球時,雙眼必須緊緊盯著運動中的球,這樣眼球的內部不斷運動,血液循環增強,視神經機能就可以提高,有助於消除或減輕疲勞,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彈跳運動可以健腦益智,使大腦的思維與反應更為活躍、敏捷;跑步可提高心髒功能,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大腦供氧。
事實證明,運動鍛煉可以豐富孩子的感覺和知覺,尤其是空間知覺,這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和進行抽象思維的基礎;運動鍛煉能讓孩子更加明確自我的存在與能力,明確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運動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樹立起自信和在同伴中的威信,有利於孩子構建積極的心態。
由此可見,運動是身心健康的法寶。因此,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是幫助其創造美好未來,適應未來競爭的有效方法。
一、運動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運動能夠增強孩子的體質,提高孩子的意誌力。有的家長重智輕體,使孩子的體格和精神麵貌受到一定的影響。有的孩子因缺乏運動,四肢缺乏靈活性、耐久性,肌肉無力,精神萎靡不振。
近年來,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智商、情商和財商之外,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體商”,即提高孩子對體育鍛煉的喜愛程度以及鍛煉水平。
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的意義在於:
1.促進孩子身體的發育。
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孩子的身體的生長和發育,使關節更為靈活,肌肉更加結實,呼吸更加順暢,消化功能增強,心肌更加有力。
2.促進孩子神經係統的發展。
體育鍛煉是一種讓大腦休息的積極手段,可使大腦通過迅速的血液循環獲得更多的氧氣。體育活動後,再坐下來學習時,會感到頭腦特別清醒,理解與記憶的效果更佳;經常鍛煉的孩子也很少會失眠或患神經官能症。
3.鍛煉孩子的意誌力和吃苦耐勞精神。
長期堅持鍛煉,需要孩子付出極大的毅力和耐心,更需要孩子有頑強的意誌。如果孩子能經受住這些考驗,在以後的學習與生活中,即使是麵對巨大的困難與挫折也不會膽戰心驚或垂頭喪氣。這對孩子的人生而言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4.保持體重。
事實證明,許多肥胖兒童在生活中明顯缺乏體育鍛煉。
肥胖兒童更容易受到諸如心髒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威脅。因此,平衡能量攝入和能量輸出並保持適當體重對於兒童很重要。經常進行有氧運動能在鍛煉和休息時提高身體消耗熱量的速度,從而達到保持體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