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智力訓練篇(9)(3 / 3)

後來,父親送給了他們一個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從這以後,在兄弟倆的幼小心靈裏,就萌發了一個願望——將來一定要製造出一種能飛上藍天的東西。

1896年,兄弟倆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兄弟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機。

這時候,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麵的知識,於是決定仿製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一張又一張地畫,然後才著手設計。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製成了他們的第一架滑翔機,並把它帶到吉蒂霍克海邊準備試飛。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係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人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隻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一次實驗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第二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飛,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來向他們借工具,修理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後,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千克,於是,他們向工廠訂製一個不超過90千克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千克,工廠無法製造出這麼輕的發動機。

後來,一名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製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隻有70千克的汽油發動機。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吉蒂霍克飛上了藍天。人類翱翔藍天的夢想就此實現,萊特兄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科技明星。

萊特兄弟成功製造飛機的故事,成為人們的美談。而正是因為其父母在他們幼年對他們的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引導,奠定他們成功的基礎。

科學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源動力。新時代的競爭,需要科學研究的智慧力量和努力精神。因此,從小鍛煉孩子對於科學的興趣和探索能力,才能讓孩子成就更美好的未來。

數學用理性思維指導孩子競爭數學是人類研究的最古老的學科之一,是研究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科學,是在整個自然科學中最成熟的學科。對於孩子來說,數學是他們認識並了解世界的基礎。孩子挑選蘋果的時候,是在比較大小;收拾玩具,把玩具分門別類地收到抽屜裏的時候,是在分類;平均分配蛋糕的時候,是在用除法和分數;把碗筷分別放到每個人座位前邊,是在學對應;感到別人手裏拿的一把糖果比自己的多,是在估計和比較;按照一定的方式穿項鏈,是形式排列;看鍾表,看日曆也是數學能力……

有的孩子從小就對數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別人看來枯燥無味的數學問題,他們卻能從中發現極大的樂趣。對此,家長應該注意進行適時的引導和培養,以進一步發掘孩子的數學潛能。

一、數學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基礎

南宋度宗年間,古城錢塘(今杭州)有一位少年,聰明好學,尤其喜愛數學。但由於當時數學書籍很少,這個少年隻能零碎地收集一些民間流傳著的算題,並反複研究,從中增長知識。

一天,這個少年無意中聽說有位老秀才,不僅精通算學,而且還珍藏了許多《九章算術》、《孫子算經》等古代數學名著。他非常高興,急忙趕去向老先生請教。

老秀才問明少年來意後,不屑地說:“小子不去讀聖書,要學什麼算學?!”

但少年仍苦苦哀求,不肯走。老秀才無奈,於是說:“長方形麵積等於864平方步,已知它的寬比長少12步,問長和寬的和是多少步?你回去慢慢算吧,什麼時候算出來,什麼時候再來。”說完便往椅子上一靠,閉目養起神來,心裏卻暗暗發笑:“小子一定犯難了,這道題我才剛剛理出點頭緒,即使他懂得算學,那一年半載也是算不出來的。”

誰知道少年在草紙上算了一會兒便報出了答案:“老先生,學生算出來了,長寬共6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