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的航海家哥倫布成為西班牙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國王也把他視為上賓,封他做海軍上將。可是有些貴族瞧不起他,他們鄙視地說:“哼,這有什麼稀罕?隻要坐船出海,誰都會到達那塊陸地。”
在一次宴會上,哥倫布又聽見有人在譏笑他:“上帝創造世界的時候,不是就創造了海西邊的那塊陸地了嗎?發現,哼,又算得了什麼!”哥倫布沉默了好一會兒,忽然從盤子裏拿個雞蛋,站了起來,提出一個古怪的問題:“女士們,先生們,誰能把這個雞蛋豎起來?”
雞蛋從這個人手上傳到那個人手上,大家都把雞蛋扶直了,可是一放手,雞蛋立刻倒了。最後,雞蛋回到哥倫布手上,滿屋子鴉雀無聲,大家都要看他怎樣把雞蛋豎起來。
哥倫布不慌不忙,把雞蛋的一頭在桌上輕輕一敲,敲破了一點兒殼,雞蛋就穩穩地立直在桌子上了。
“這有什麼稀罕?”賓客們又譏笑起哥倫布來。
“本來就沒有什麼可稀罕的,”哥倫布說,“可是你們為什麼做不到呢?”
譏諷哥倫布的人是可笑且無知的,他們沒有看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背後所蘊涵的創造精神。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也會犯同樣的錯誤。他們對於孩子的發現力和創造性不屑一顧。孩子的創造力也往往會在家長的這種表現中被消磨得一幹二淨。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艾伯特·詹奧吉說:“創造就是和別人看同樣的東西,卻能想出不同的事情。”孩子能提出不同尋常、出人意料的問題,能說出新奇的觀點,這正是他們難能可貴的地方。這個時候,家長過早地下定論,認為孩子的思想存在偏差,就會抹殺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具備創新思維,才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係,從而帶來新穎的思維成果。創新思維是整個創新活動的關鍵,是創造力的核心。隻有具備這樣的思維才能解決新的問題,才能深刻、係統地掌握知識,並把這些知識廣泛地轉移到實踐的過程中,最終使創造性活動順利完成。
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他1847年出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開發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貝爾任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聲音傳向遠方的念頭。於是,他開始了關於電話的研究。
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裏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裏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了磁鐵上,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電報機上的彈簧也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茅塞頓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麵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從而發出同樣的聲音。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
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大聲喊道:“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這裏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裏,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在當今的時代,資訊技術飛速發展,也帶動了競爭的日益加劇。因此,創造的重要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成為社會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家長隻有推進孩子的創造力教育,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