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商場營業員,遇到一個顧客來退一件衣服,那件衣服明顯被洗過,按規定已不能退貨。那位顧客卻粗聲粗氣地說:“我回家試穿了一下,發現不合身,你再給我換一件!”營業員耐心解釋,她卻大叫大嚷,並滿口髒話說什麼“我來了你就得給換,光賣不換算個什麼玩意!”營業員雖然占理,但為了不使爭吵繼續下去,便溫和地對顧客說:“這件衣服已經穿過一段時間了,又沒有質量問題,按規定是不能退的。可是你執意要退,那就幹脆賣給我好了。”就在她掏錢的時候,那個粗暴的顧客臉紅了,她停止了爭吵,悄然離去。顯然,營業員的寬容起了良好作用。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容人之心,使其學會理解,學會諒解,學會容忍,學會控製,多檢討自己,少怪罪別人。
二、讓孩子改正眼高手低的習慣
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是發現別人的缺點永遠比發現自己的缺點快,孩子也一樣,所以,應該教會孩子從自我反省中發現不足。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錯誤,讓孩子改正眼高手低的習慣。
仗要一個一個打,飯要一口一口吃。即使孩子要登上月球,也要從地麵出發。而現在有些孩子,看了幾本偉人傳記,便自以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這斯人就是他!“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風流人物”還有他一份!舍我其誰,誰與爭鋒?這些孩子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走上社會後,便以為找到了一個大顯身手的舞台,不願意幹那些他們自認為是事務性的工作,認為那些都是“匠人”才幹的事情,而他是“將才”。但如今很多高學曆人員從事的都是這種具體、瑣碎的事務性工作,這些想幹大事的“天之驕子”必然會因為眼高手低而碰得頭破血流。
三、讓孩子反思自己是否積極
一些剛剛踏入職場的孩子往往對自己期望頗高,希望從一個較高的起點進入自己的職業人生,工作稍微不如意便心灰意冷,怨天尤人。還有一些孩子屬於天生的“抱怨派”和“悲觀派”,總是覺得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對。一個心態消極的孩子由於隨時都不快樂,懷疑一切,人際關係就必定好不了,工作效率也必定高不了,生活質量必定沒有什麼品位,身體狀況也必定不容樂觀。
而一個“樂天派”的孩子,生活則會處處充滿陽光。他們懂得欣賞自己,也會欣賞別人,無論陷入什麼困境總會坦然麵對,並以積極的心態去解決。職場的成功人士,無一例外是那些心態積極的人物,就像美國電影《阿甘正傳》裏麵的阿甘,無論自己的境遇多麼惡劣,都始終保持積極心態,什麼都爭第一,即使是擦皮鞋,擦得也比別人亮。
有一個19歲的男孩,高中剛畢業就從貧窮山區來到了北京。他剛到北京的時候,由於學曆太低,連一個保安的工作都找不到,於是隻好住在潮濕、陰暗的地下室裏。就在他哀歎蒼天不公、準備返回家鄉時,命運出現了轉機。一天,他在地鐵出口處賣報紙時,一個顧客從口音中認出他倆是老鄉。他的這位老鄉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為能在他鄉遇到同鄉非常高興,對男孩的遭遇也非常同情,於是便為男孩找了免費住處。
這位老鄉還留心為男孩找工作。不久,他一個哥們的文化經紀公司招聘模特經紀人,如果按照男孩的條件,他連初試的資格都沒有。但公司的老板看在哥們的麵子上,決定給他一個機會。他被錄用了,從一個朝不保夕的“報童”搖身一變成了“模特兒經紀人”,每天和一些以前連見都沒有見過的模特在一起工作。
男孩在這些高學曆、閱曆豐富的文化人麵前自慚形穢,但他的收入卻由每個月不足500元猛增到4000元,這可是他在老家一年都掙不到!可這時,他居然心理不平衡起來,因為其他員工可以拿到他收入的兩三倍的薪籌,所以他常常在老鄉麵前抱怨公司待他不公。老鄉要他學會知足常樂,即使要掙更多的錢,也要腳踏實地,先充電,提高業務能力。可是男孩認定是別人整他,從來不鑽研業務,而總是讓老鄉出麵跟老板打招呼,安排給他更重要的職位。有好多次,老鄉正在參加公司的重要會議時被他的電話“騷擾”,老鄉終於忍無可忍地拒絕了……
這個男孩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沒有積極向上的精神。積極樂觀的精神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而當孩子失去這種精神的時候,家長必須給予引導、教育,讓孩子懂得自我檢討、自我反思。一個孩子隻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在惡劣的競爭環境中生存!
四、讓孩子改掉自命不凡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