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領導能力篇(6)(3 / 3)

讓孩子親身參加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也是教育孩子理解家長的好方式,這樣可以使孩子在勞動中體會到任何事情都不是輕易辦到的,必須付出努力。

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理解家長,可以嚐試換位思考的小遊戲:家長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手表,手表正麵朝向孩子,背麵朝向自己,讓孩子猜猜手表的背麵是什麼。等孩子猜完後,讓孩子站在自己的位置,讓他把看到的手表的背麵是什麼告訴自己。然後對孩子進行教育:“你站在我的對立麵,是很難猜出手表的背麵是什麼,但隻要你站在我的角度上來看,就很容易知道手表的背麵是什麼了。”

通過這個遊戲使孩子懂得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真正地理解別人,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當然,理解是相互的,理解別人和被別人理解是相輔相成的。實際上,一個充分理解別人的人,也會充分地被別人理解。這就需要多和別人交流和溝通,這樣才能消除對他人的偏見,進一步理解別人做出種種決定的原因,推倒使彼此隔絕的那堵牆,使心心相通。孩子隻有學會了理解他人,才能在競爭中獲得他人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忘記原諒別人就是成就自己一個人在世事滄桑、歲月輪轉之中,要經曆許多事情,要相識、結交許多人,要記住許多事情,也會忘記許多事情。不過,對於智者來說,他們忘記的是別人的過錯,他們不會刻意去記恨一個人。

有一次,阿拉伯著名作家阿裏與朋友吉伯和馬沙一同外出旅行。三人行經一處山崖時,馬沙失足滑落,就在刹那間,機靈的吉伯拚命拉住了他的衣襟,將他救起。為了記住這一恩德,馬沙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這樣一行字:“吉伯救了馬沙一命。”三人繼續前進,來到一處河邊時,吉伯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被打得火星直冒,然而他沒有還手,而是一口氣跑到了沙灘上,用很大力氣在沙灘上寫下一行字:“吉伯打了馬沙一記耳光。”

旅行結束回到家鄉後,阿裏很好奇地問馬沙:“你為什麼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他打你耳光的事記在沙灘上?”馬沙平靜地回答:“我將永遠感激並永遠記住吉伯救過我的命。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想讓它隨著沙子的運動被忘記得一幹二淨。”

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曾經受到自己幫助後又做出對不住自己的事情的人。對這些人的過錯,很多人,特別是孩子總會久久不能釋懷。其實,對他人的過錯糾纏不放,想著怎樣報複的心理是要不得的。

無論是多麼偉大的英雄,如果不懂得忘記他人的過錯,自己很可能會得不償失,付出很大的代價。海格力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大英雄。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腳邊有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海格力斯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被踩破,反而膨脹起來,加倍地擴大著。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擴大到把路都堵死了。

正在這時,山中走出一位聖人,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吧,離開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他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孩子在生活中難免與別人產生磨擦、誤會甚至仇恨,但別忘了在自己的仇恨袋裏裝滿寬容,那樣就會少一份障礙,多一份成功的機會。

大到人類相爭,小到動物界的爭鬥都揭示著同樣的道理。池塘邊的青蛙對自己的鄰居老鼠以前的不良行為懷有仇恨,總想找個機會教訓教訓它。一天,青蛙找到老鼠,勸它到水裏玩。老鼠不敢,青蛙說有辦法保證它的安全——用一根繩子把它們連在一起,老鼠終於同意一試。老鼠下水後,青蛙大顯神威,它時而遊得飛快,時而深入水中,把老鼠折騰得死去活來。老鼠最後被灌了一肚子水,漂浮在水麵上。空中飛過的鷂子正在尋找食物,發現了漂浮的老鼠,就一把把它抓了起來,相連的繩子把青蛙也帶了起來。吃掉老鼠後,意猶未盡的鷂子把嘴又伸向青蛙。在被鷂子吃掉之前,青蛙後悔地說:“我總不能忘記老鼠的過錯,總想著報複它,可到頭來,卻也把自己搭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