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領導能力篇(7)(2 / 3)

由此可見,一位出色的領導並不是靠威嚇來征服別人的,而要善於忘記別人的過錯,不拘泥於小節,不在意別人的一點小過錯或小過失,這樣才能真正贏得人心,在競爭中取勝。具有這種品質的人往往能大幅度減少“問題”的發生,日常工作也會井然有序。

明萬曆十二年九月,努爾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親自衝鋒陷陣。當戰爭正在激烈進行的時候,翁科洛有一位守城勇士鄂爾果尼藏在暗處用箭將努爾哈赤射中。不久,又有一位叫羅科的守城戰士借煙霧的掩護,潛到努爾哈赤近處,一箭射中他的脖頸。箭拔出之後,“血湧如注”,努爾哈赤昏厥過去。

努爾哈赤傷愈之後,攻陷了翁科洛城,並將鄂爾果尼和羅科生擒。眾人憤怒地要將二人亂箭射死,而努爾哈赤卻顯得十分冷靜。他非常欽佩兩位勇士的英勇善戰,並親自為他們鬆綁,勸他們投靠自己。他們終於被這一舉動感動得流下了熱淚,當即表示願意為努爾哈赤效力。後來,鄂爾果尼和羅科英勇作戰,為努爾哈赤的統一事業立下了戰功。

努爾哈赤多次不記前嫌,勇於忘記仇恨,化敵為友,不僅使自己的屬下皆“頌上大度”,而且也為他在女真各部贏得了好名聲,同時感召了敵人營中的人才,最終統一了女真各部。

家長應教育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不要抓住別人的過錯不放,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耿耿於懷。

三、善於忘記需要寬容、講究方法

善於忘記他人的過錯,不與他人計較,不僅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還需掌握一些小小的策略。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把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一家小印刷廠裏。他很想獲得為議會印文件的工作,可是出現了不利的情況。議會中有一個極有錢又能幹的議員,非常不喜歡富蘭克林,公開無理地罵他。

如果富蘭克林對這位議員記恨在心,耿耿於懷,會使局勢進一步僵化,於雙方都不利。富蘭克林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做出相反的決定:努力讓對方喜歡他。

富蘭克林聽說那位議員的圖書室裏藏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書,就給他寫了一封便箋,請求他把那本書借給自己幾天。這位議員馬上叫人把那本書送給了富蘭克林,富蘭克林看完後如期歸還,並附上一封信,深深地表示了自己的謝意。以後當他們在議會裏相遇時,那位議員居然跟他禮貌地打起了招呼。自那以後,兩人變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富蘭克林不僅不去計較別人對自己的過錯,反而非常巧妙地運用請求別人幫忙的辦法,化解了二人的敵對態勢。寬容的態度,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複更有效。忘記他人的過錯,饒恕別人,不錙銖必較,不耿耿於懷,和和氣氣地做個大方的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得到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

善於忘記,不拘小節才能贏得人心,提高自己的威望,體現領導者的風度,才能團結更多的人,獲得更大的成功。

孩子們不但要學會善於忘記別人的過失,在寬容別人時還要講究方法、方式。

親和做一個受歡迎的人親和力展示的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麵,它是團結協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打造優秀團體的必要條件。沒有親和力就不能和同事友好相處,沒有親和力就無法形成凝聚力,同心同德地共謀團體的進步和發展。對於孩子來說,有了較強的親和力才有利於增強其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力。

一、親和力產生領導力

孩子有了較強的親和力才能在同伴中擁有較好的人緣,才會受到小夥伴的信任和歡迎,才能密切與他們之間的感情,與他們打成一片。才能在同伴中產生凝聚力和領導力,使之願意聽從其領導與指揮,甘願為其付出。

法國作家拉封丹筆下有這樣一個寓言:北風想與南風一比高低,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一出場,狂風大作,行人為了抵禦風寒,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南風采取了相反的辦法,它輕柔吹拂,和風撲麵,行人感到溫暖無比,於是解開紐扣把大衣脫掉了。

故事的寓意十分明顯,隻有和風細雨式的親和力才能打動人,別人才願意按照你的意圖辦事;而想憑借暴力的方法使他人服從自己的意誌,往往徒勞無功,易使他人形成逆反心理,不利於達到自己的目的。可見,親和力是一種最柔和的力量,但卻能產生比剛性力量大得多的功效。